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节
    注2:淮南王刘安成了神仙,他的鸡犬也跟着一道白日飞升。所以留下了鸡犬升天的典故,指某些的爪牙因为主人的福气,跟着升官发财。

    注3:太祖皇帝,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第七章 劲草(七)

    比“胡汉分治”如何?从大辽国的长远角度看,“授田策”当然是强出太多。

    俗话说,有毛带皮不算财。草原上一场暴雪或者瘟疫过后,有多少牛羊牲畜得惨遭不幸?而让契丹人都变成地主,让被掠至幽州及塞外的汉人奴隶都变成农夫和佃户,每年将给大辽国的官仓贡献多少税金和粮食?既然在幽州和塞外也一样可以务农,并且还能分到一块土地,那些被掠而来的汉家百姓,又何必要冒死逃回故乡?回去之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依旧是要以种地为生,并且还终日提心吊胆防备战乱和盗匪,日子过得未必比在辽国安宁!

    然而,这只是从国家角度。从个人和家族角度来看,结果却是截然相反。

    胡汉分治,最聪明的地方,就是保证了契丹人,特别是契丹各部长老们的地位超然。而“授田策”,却直接捋了长老们的虎须!

    的确,大部分契丹人都能通过“授田策”获益,一下子就变成了对外租赁田产为生的地主。大辽国底层,胡汉百姓之间的矛盾,也会因为“授田策”得到极大的缓解。可不靠武装打草谷,却靠收田租为生的契丹人,跟汉人还有什么区别?而光凭着高贵的“血统”,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契丹贵胄们,在朝堂上又怎么可能继续稳压像韩延徽、韩匡嗣、马胤卿这样的汉臣一头?

    再长远一些,百年之后,当大部分契丹人和汉人变得差别越来越小,大辽国,将是何族之大辽?

    韩德馨不愧是“德”字一辈中的翘楚,文武双全,心思慎密。越想,越是感觉浑身冰冷,汗珠一颗颗地被冻在了鬓角、脸颊、下巴等处,却根本没力气去擦。

    怪不得“授田策”是由马胤卿和自家叔父韩匡嗣提出,而素有“北地第一智者”之称的韩延徽却保持了沉默,原来人家早就看出了其背后的风险。怪不得马延煦一返回军中,就像疯子般不管不顾地带领幽州军出征,原来此人是打算尽最大可能替其父马胤卿分担风险。

    一旦此战大获全胜,马延煦的行为,便足以证明马氏家族对大辽国的赤胆忠心。契丹各部长老们的攻击效果,必将大幅减轻。而此战即便惨败,面对着长子刚刚“以身殉国”的父亲,契丹各部长老们的敌意,也多少会降低一些,不至于让马胤卿本人和整个马氏家族,步商鞅和晁错的后辙。(注1)

    只是以目前情况来看,第二种结局的可能,远远超过了第一种!僵坐于驮马的背上,韩德馨的身体如同冰雕一般,笔直坚硬。身前身后,白毛风打着漩涡,翻滚起伏,宛若一排排惊涛骇浪。

    他不想死,他还年青,家中还有娇妻美妾,还有刚刚蹒跚学步的一儿一女!他不想为了缓解蓟州韩氏所要面临的打压,而义无反顾地把自己当作祭品。马延煦是马胤卿的长子,他不是!马延煦出自马氏家族的嫡系长房,而他,却只是韩匡嗣的众多侄儿之一。

    可他,现在更不能转身逃走。特别是在听韩倬说明了背后相关利害之后,更不能表现出丁点儿的犹豫。

    不肯为家族利益牺牲的后辈,必然会被整个家族抛弃。而没有了背后的家族,他也必将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家祖父以为,授田策,可一举奠定我大辽国百年之基!”韩倬的声音忽然又从白毛风中透了过来,很清楚,却没有一丝作为人类的温度。“此番外出历练,家祖父也曾经叮嘱,若是遇到蓟州韩氏的子弟,务必全力结交。你我两家虽然不是同宗,但彼此之间,血脉相隔也不会太远!”

    “鬼才愿意跟你们这些没人味儿的家伙攀亲!”韩德馨在肚子里破口大骂,脸上,却不得不露出几分受宠若惊,拱起发僵的双手,大声说道:“能跟时时聆听世兄教诲,乃小弟三生之幸。世兄在上,小弟这厢有礼了!”

    朔风将他嘴里吐出的白烟冲散,与风中的雪粒子一起,在周围飘飘荡荡。韩倬看不清他的面孔,却能隐约感觉到他话语中的悻然。因此,先拱手还了个平辈之礼,随后大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你我二人年相若,才能见识也相类似,并且贤弟还比愚兄多出数年行伍经验,愚兄哪敢在贤弟面前提‘教诲’两个字。不过是将心中所想坦诚相告,以求能和贤弟探讨一番而已。贤弟若是不赞同,尽管当面驳斥。愚兄必洗耳恭听。‘教诲’两个字,可是万万不敢当!,”

    “世兄,世兄——说得都对!”韩德馨一开口,又被朔风将声音吹得断断续续。“战场外,战场之外此刻的确是风云莫测。身为,身为晚辈,此刻,此刻即便不能为家族出力,至少,至少不能再给家族增添任何麻烦!”

    “不愧是左仆射的后人,贤弟此言甚善!”韩倬在白毛风中,大笑着抚掌。貂裘的下摆和袖子飘飘荡荡,浑然不似身在人间。“愚兄再多问一句,贤弟以为,这天下气运,在塞上还是在中原?”

    “当然是在塞上!”耶律赤犬忽然插了一句,顶着满脑袋的雪粒子,就像一只刚刚被冻醒的狗熊。“我大辽之国运,刘汉怎么比得起?”

    刚刚其弟弟和韩倬之间的对话,他一句都没听懂。但身为耶律氏的子弟,他却坚信大辽国的未来一片光明。区区刘汉算什么?把再往南的李唐、马楚、孟蜀加起来,都不够大辽国铁骑倾力一踏。只是大辽国刚刚换了新皇帝,还没腾出功夫来南征而已。(注2)

    “短短三十年里,中原换了三个朝廷。每一个,都不是我大辽的敌手。而我大辽,最近三十年来,国力却蒸蒸日上!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九州将重归一统。锦绣山河,将插满我大辽之旗。”知道对方不会无的放矢,韩德馨非常认真地思考了片刻,才大声回应。

    “善!愚兄也对此,深信不疑!”韩倬大声附和,从貂裘的袖子里伸出一只玉石般的右手,在白毛风中指点江山,“我大辽政令通达,上下齐心,百姓安居乐业!而令叔父的授田策,则将胡汉之间的藩篱,一举撕了个粉碎。凭此良策,胡汉之间,差别必将越来越小。二十年内,大辽就必将不再只是契丹人的大辽。天下气运和正朔,也必将北移。贤弟,你我之辈,不趁此良机建功立业,更待何时?”(注3)

    注1:商鞅、晁错,二人都是改革家,都因为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最后惨遭横死。

    注2:刘汉,即后汉。辽国人不认为刘知远有资格继承汉高祖的国号,所以称其为刘汉。南唐被成为李唐,南楚被称为马楚,后蜀被成为孟蜀,跟此一个道理。

    注3:纵观历史,凡能成为大汉奸者,通常皆为聪明睿智之辈。秦桧如此,汪精卫亦如此。只是他的聪明,却只谋了一家之福。脚下所踏,却是千家万户的累累白骨。

    第七章 劲草(八)

    大辽的国力蒸蒸日上,而中原北方地区已经连续换了三个朝廷,江南还有四五个国家,俱是一蟹不如一蟹!

    大辽百姓日子过得安稳,而中原各国的百姓却是朝不保夕。

    大辽眼下虽然以契丹人为贵,除了两个韩家之外,‘汉臣不得与闻军国要事!’但随着“授田令”下,契丹人与汉人之间的界限,必将越来越模糊……

    当契丹人与其他各族不再泾渭分明之时,大辽国就不再只是契丹人的大辽。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正朔!

    都说时势造英雄,事实上,要成为英雄,就必然要懂得把握利用时势。

    既然此刻和此后若干年,气运俱在大辽而不在中原。身在大辽的“有识之士”不豁出去搏上一回,更待何时?

    搏成了,就是开国功臣,名标凌烟。

    数百年后,人们只会记得王猛功盖诸葛,谁会在乎前秦也是五胡之一,曾杀得中原各地血流成河?(注1)

    聪明人都擅长权衡利弊,韩德馨无疑是当今幽州最聪明的几个年青人之一。

    聪明人的勇气,往往也会与他所能看到的收益成正比。

    当想到大辽必将成为天下正朔,一统九州,自己侧身期间是何等之幸时,四下里的风雪立刻好像就变小了,白毛风也不再冷得直扎骨髓。

    “多谢世兄点拨!”狠狠揉了几下脸上的冻疮,他拱起手,挺直了身体说道。眼神、表情和动作,都是无比的郑重。

    这回,韩倬没再跟他多客气。先是挺直了身体受了他的礼,然后又笑着补充道:“贤弟高才,有些事情其实不必愚兄多嘴,你自己早晚都能看得清楚。只是愚兄比你痴长几岁,又侥幸占了旁观者的便宜罢了。马将军先前立功心切,没仔细了解对手详情。幸好有你在,咱们现在过去提醒他一声还来得及!”

    “愿听世兄吩咐!”既然已经打定的主意要搏一回,韩德馨也就不计较先前所受到的冷遇了,点点头,大声表态。

    “你们哥俩且随我来!”事关生死,记室参军韩倬不多啰嗦,跟耶律赤犬和韩德馨两兄弟招了招手,直接带着二人赶往队伍的正前方。

    队伍的正前方,副都指挥使马延煦,此刻正为自家先前过分低估了任务的难度而发愁。见韩倬带着耶律赤犬和韩德馨两兄弟前来帮忙,心中大喜。赶紧摆出一幅礼贤下士的面孔,请三位帮忙者给自己指点迷津。

    “关键是别再让他们打了伏击!咱们对这一带地形不熟,雪又下个没完!”耶律赤犬并不擅长军略,只能根据自家战败的教训,如实总结。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眼下最难的是,我等对李家寨的实力毫无了解,只知道他们半年前还是一群结寨自保的乡勇。其他武备、训练、军心、士气,寨墙高矮等方面,都两眼一抹黑。”韩德馨倒是很尽职,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补充。“所以当务之急,不是尽快赶到李家寨,而是想办法找一些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从他们嘴里了解对手的详情。”

    “既然半年前还是乡勇,经历的战事就不会太多!”韩倬眼光比其他两人高了不止一点半点,立刻从韩德馨所提供的消息中,找出了对手的一处重要破绽。“兵器、铠甲之类,都相对容易补充,但战场经验,却必须一步步来。缺乏经验,则其韧性就难免不足。打顺风仗可以,万一受到些挫折,便会士气大降。所以,我等不必急于求胜,稳扎稳打,反到更容易拖垮他们!”

    ……

    三个出主意的人当中,有两个原本就并非等闲之辈。马延煦自己能一路做到军一级的都指挥使,自然也堪称兵法精通。因此商量了片刻之后,还真给他们商量出一条非常恰当的策略来!那就是,“放慢脚步,远派斥候,保存体力,稳中求胜”。同时派人去联络附近的“朋友”,让后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还甭说,当真正把李家寨众乡勇当作可与自家实力相提并论的对手之后,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不到两个时辰,撒到大队人马周围五里之外的斥候,就跟一小股来历不明的队伍,爆发了一场遭遇战。凭借娴熟的武艺和丰富的厮杀经验,幽州军斥候很快就击败了这股从雪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敌人,自己所付出的代价,却不到对方所留下尸体总数的一半儿。只是因为天色迅速转暗和地形不熟等原因,才很遗憾地未能将这支敌军全歼。

    当天夜里,马延煦又亲自带队,粉碎了敌军的劫营企图。自身伤亡不到三十,却令对手在营外的雪地里,又留下了四十余具尸体。随后的几天,四个营头的幽州军,以每天不到三十里的速度缓缓前推,每走五里左右就休息一次。始终让将士们保持着充足的体力,沿途警戒也越盯越紧。结果自然是赏心悦目,非但在几次斥候战中,都力压对方一头。还连续两次提前发现了对方的所布置的陷阱,令其根本未来得及发动,就自行土崩瓦解。

    如是又过了两天,李家寨方面找不到可乘之机,就只好放弃了沿途偷袭的念头,把斥候的伏兵都撤回了山寨中,准备凭险固守。而大辽国分散在定州各地的“朋友”,也偷偷地派遣家丁,将李家寨那边的虚实,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马延煦的面前。

    “小小的一个军寨,乡勇竟然有九百多,真是穷兵黩武!”拿着对手的详细情报,马延煦等人喜出望外,一边命令将士们提高行军速度,一边在马背上大声探讨。

    “果然后边有郭家雀儿的支持,怪不得铠甲兵器,都不输于义武军!”

    “还有太行山的山贼跟他们狼狈为奸。这个倒是需要小心,不过可以告知临近的打草谷的渤海军,请他们帮忙威慑太行山贼所盘踞的那几个寨子,使群贼不敢轻举妄动。”

    “寨墙只有两丈左右,宽不到三尺,终究是一伙农民,三尺宽的寨墙能顶什么用?”

    ……

    越是了解对手的情况,众幽州将士越是对胜利充满了信心。近二十年来,堂堂正正而战,在同等兵力情况下,除了契丹人之外,幽州军还真没怕过谁。可李家寨那群土鳖,又怎么能跟契丹人相提并论?先前之所以能侥幸取胜,不过是凭着其主将对地形的熟悉,外加打了别人一个出其不意而已。

    “呜呜——”前方有几个黑影,狂奔而回,一边跑,一边将牛角号拼命地吹响。

    “怎么回事?”马延煦迅速停止对敌情的讨论,抬起头,朝着警报起处正前方眺望。

    吹角示警的,是自家所派出去的斥候。因为下坡地形和积雪的关系,他们几乎是连滚带爬一路向下,在身背后,留下了数道纯白色的烟尘。

    “那边,看那边,山顶,山顶——”有人于他耳畔大声叫嚷,却是耶律赤犬。此子眼神好,第一个发现了前方三里之外的山梁上,有一段颜色不对,用手指着那里,不停地提醒。

    “山顶怎么了!你别一惊一乍的!斥候还没到呢,当心干扰了马将军的判断!”担心自家哥哥被马延煦迁怒,韩德馨抢先一步开口喝斥。

    然而,他的目光,却很快就被冻结在了耶律赤犬的手指头尖儿上。

    不只是他一个,副都指挥使马延煦、记室参军韩倬,以及周围的幕僚和各级军官,视线全都落在了耶律赤犬手指方向,眼睛一眨不眨,嘴巴张大得可以直接塞进一颗个鹅蛋!

    原本应该被积雪覆盖,高低起伏的山脊上,突兀地出现了一道巍峨的城墙。

    绵延数里,肉眼看不到头,被冬日的阳光一照,通体呈亮蓝色,绚丽夺目!

    注1:王猛,五胡乱华时,前秦的宰相。曾经辅佐苻坚,扫平的各路对手,一统北方,被后世称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第八章 雄关(一)

    城墙!

    一道巍峨雄伟的城墙,横亘在山顶,将通过李家寨的几条山路,堵了个严严实实。

    非砖非石,表面光滑平整,晶莹如玉。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散发出梦幻般的兰色。令人一眼看见,就迟迟不愿将目光移开。不知不觉中便张大了嘴巴,惊呼出声,进而从心底涌起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呜呜呜呜呜呜呜,低沉的画角声响起,宛若半空中的朔风,吹入人的骨髓。

    激灵灵打了个冷战,马延煦迅速从震惊中回转心神。抽出佩刀,凌空虚辟了数下,同时嘴里大声命令,“吹角,吹角,吹角邀战!看他们是有胆子出来一决生死,还是只敢躲在冰墙后面做缩头乌龟!”

    “吹角,吹角,大帅命令吹角邀战!你他娘的愣着干什么!找死啊!”亲兵们也接连被马延煦的声音唤醒,撒腿跑向鼓号手,冲着后者破口大骂。

    “啊,啥,噢,吹,吹……啊!!”灵魂出壳的鼓号手们从山顶那座晶莹剔透的城墙上挪开眼睛,恋恋不舍,满脸木然,直到各自都吃了结结实实一个大耳光,才猛然想起此时自己身在何处,慌慌张张地从腰间拔出挂满了冰凌的牛角号,奋力吹响,“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因为过于仓促,他们根本没来得及融掉号角内的冰渣,吹出来的声音,时断时续,喑哑凄凉。周围的幽州军将士陆续被号角声唤醒了心神,侧过头,个个满脸痛苦。仿佛自家的血管里头,也都结满了冰渣一般。

    “敲鼓,把鼙鼓都敲起来,快,随便什么调儿!”记室参军韩倬见自家士气低落得实在不像话,赶紧扯开嗓子大声提醒。

    “敲鼓,把所有鼙鼓都敲起来。敲,赶紧给老子敲!老子不信,一道冰墙,还能挡住我幽州军的锋樱!”马延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挥舞着钢刀连声重复。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鼙鼓,是幽州军的绝活,从“安史之乱”那会儿就闻名于世。几十面大鼓小鼓陆续敲响,很快就汇聚成了一道激越的洪流。将敌我双方的号角声,迅速压了下去。在群山之间,回响不绝。无数寒鸦从栖身处被惊起,呼啦啦飞上半空,遮断单弱的日光。

    “黑豹营推进到冰墙下,羽箭仰射,给乡巴佬们一个教训!”终于在气势上盖过了对方,幽州左厢苍狼军都指挥使马延煦又挥了几下佩刀,得陇望蜀。

    这无疑是一道乱命,赶了十几里山路的幽州将士,急需先停下来恢复体力。然而,所有文武幕僚,包括记室参军韩倬,都没有出言劝阻。任由马延煦的亲兵将令旗交到了黑豹营指挥使康延陵手里。

    行军打仗,比体力还重要的,乃为士气。天气酷寒,身体疲敝,眼前忽然又冒出一道坚固结实冰墙,当下幽州军士气的可想而知。所以,哪怕是牺牲掉一部分士卒,也必须及时展示出雷霆之威,在打击对手的同时,激励自家军心。

    黑豹营指挥使康延陵同样出身于辽国的汉军将门,平素兵书战策读得一点儿都不比马延煦少。因此稍作迟疑,便领悟了主帅的良苦用心。于是乎,咬紧牙关将自家的部曲拉了出去。踩着又厚又滑的积雪,缓缓压向了山顶。

    “白马营,跟上去接应!”目送着黑豹营将士走向战场,马延煦稍作斟酌,再度调兵遣将。

    “是!”白马营指挥使卢永照答应着,接过令旗,转身去召集麾下兵卒。

    “且慢!”马延煦却又大声从背后叫住了他,向前走了几步,再度将声音压到极低“你跟康指挥一道,打出我军威风即可,不必急着建功立业!”

    “这……遵命!”卢永照稍作犹豫,随即挺胸抱拳,郑重回应。

    “斥候,去附近寻找适合扎营的地方。能找到村子最好!”冲着卢永照的背影点了点头,马延煦继续大声补充,“其他人,就跟我一起站在这里,给黑豹、白马两营袍泽掠阵助威!”

    “遵命!”周围的幽州将士们,齐声答应。虽然依旧气力不足,比起先前刚刚看到冰墙时,却已经振作了许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