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一十一章 陕甘动乱
    (章节尾有重要修改)

    这个林达标倒是胆子够大的,四艘五千吨的主力战舰?这种规模的战舰在当代而言,即便是在英法等国里也是名副其实的一等主力舰啊,哪有这么容易就造出来,即便是三四千吨的战舰,在当代也是主力战列舰的行列了,不是那么容易造的

    先不提海军有没有钱购买,但是以上海造船厂目前甚至未来数年的技术实力而言,也是很难完成这种巨大规模战舰的建设的。

    当代的战舰还停留在木制的阶段,而要想把木制战舰造到四五千吨那么大,所需要的技术不是一般的高,比起十几二十年后造万吨的铁甲舰都要困难。

    倒是那些千吨左右的巡洋舰要简单一些,现在的上海造船厂就能够制造,尽管造舰成本相当高昂,比进口都要贵得多,但是总能造不是。

    今年上半年上海造船厂向海军方面交付了一艘海军内最大,同时也是最新式的巡洋舰苏州号,吨位达到了一千三百吨,比前面的几艘大了两百多炖,依旧采保守的木制船体,动力方面采用林德机械公司提供的两台专用舰用蒸汽机,纯蒸汽动力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九节,依旧保留风帆,蒸汽和风帆同时使用的情况下,预计航速可以达到十四节以上,当然了极限航速得看老天的风有多大了。

    其舰炮乃是林德机器厂的生产的后装线膛炮,前后各装有一门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两侧装备了总计四门的一百二十毫米副炮,火力上比原有的三艘千吨巡洋舰要多一门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

    值得注意的是海军采购苏州号的价格高达二十万圆之巨,如果是换成当代的世界主流货币的话,大概是四万三千英镑左右。

    但是海军向几家洋行询问向英国订购战舰的时候,人家洋行的一艘一千五百吨的巡洋舰不过报价三万五千英镑而已。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自造的战舰在价格上其实是要远远超过进口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造军舰,尤其是近代军舰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生事务,尽管可以勉强生产出来但是需要比国外更花费精力,你想啊人家国外的造舰都有成熟的蒸汽机直接使用,但是中国这边都是林德机械公司自己新研发的,而且大型的舰载蒸汽机采购量并不高,由于价格昂贵很多民用船只是宁愿直接进口外国,尤其是法国的蒸汽机的。目前林德机械公司的舰载蒸汽机基本都是靠着海军的订单支撑着。

    这总产量少,无法形成规模效用,无法分摊研发成本以及组建生产线的成本,这单价自然也就高了起来。

    此外也和中华帝国海军目前已经大规模采用后装线膛炮有关,这后装线膛炮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但是唯独要重点提一提的就是目前的后装线膛炮价格实在太昂贵。

    由于对加工精度非常高,目前林德机器厂在生产大口径的后装线膛炮上报废率相当高,基本上要一个批次四根炮管进行加工,但是最后的成品最多只有一根,甚至有的时候四根炮管全部报废,不得不回炉再造。

    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目前帝国的后装线膛炮的价格是相当高昂的,一门几千上万圆的价格不是谁都能用得起的,至少陆军那边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几十门几十门的换装。

    现在帝国购买的远洋战舰上,舰炮成本至少占据了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唯一能够让人欣慰的是,就是现在造船厂的工人们工资比国外的同行要低得多了,基本上同样职位的同为,上海造船厂的工人工资只有英国造船厂工人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工资。

    不过,这薪资差距只限于普通以及低技术工人,高技术职位,尤其是聘请洋人担任的职位,基本上和国外差不多,都是年薪五百英镑甚至一千英镑起步。

    海军方面采购一艘千吨级别的巡洋舰都得差不多二十万了,而且这还不算后续的维护费用呢。

    如果海军的规模真的扩充到林达标计划书里描述的规模,那一年至少得两三千万砸下去,而且这还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每年都得持续投入,一年不投入的话就会落得和北洋水师一样的下场。

    每年都投入几千万圆的话,这个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中国也不是只有海军,还有一个庞大的陆军呢,而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也没有什么需要远洋战舰去保护的所谓海外殖民地利益,所以当代中国的核心支柱并不是海军,而是陆军。

    保持一支庞大规模的陆军是中华帝国的既定国策,这一点是林哲心中早有决定的。

    如果海军的规模过大就会影响到陆军的建设,这对于中国而言是得不偿失的事!

    不过林哲虽然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陆军上面,但是海军的建设也是有所关心的,毕竟中国的漫长海岸线是需要海军来保卫的。

    但是具体怎么发展海军,林哲就得深思熟虑一番了,总不能海军方面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后续怎么扩充海军的舰队规模先不去说,但是目前海军归属于陆军下面,甚至连作战指挥的权力都被陆军所掌控这种情况也是需要得到改变了。

    当初打造联合参谋部,把海军的作战指挥权直接整合到陆军里头,那是因为海军的规模实在太小,只能作为陆军的运输以及炮火支援力量而存在,然而这种情况以后肯定是不能继续保存下去的。

    所以拆分海陆军目前的这种混乱的关系就成为了很有必要的事!

    就在林达标上密折的三天后,林哲召见了军方施清瑄、林达标以及诸多将领,商议海陆分离事宜。

    施清瑄得知林达标要把海军彻底从陆军里独立出来,到也没有太多的反对,海陆军到底不是一个军种,再者目前的海军部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陆军方面虽然掌控了海军的作战指挥权,但是联合参谋部下属的海军作战司里的军官却是清一色的海军军官。

    实际上和陆军关系不大!

    所以军方那边很快就是正式提交了海陆分离计划,其中最为重用的就是把联合参谋部的海军作战司划归海军部。

    同时海军军官学校脱离军训部,划过海军部。

    吴淞炮台、上海海军基地以及福州马尾炮台等沿海的海防设置以及港口正式划归海军,内设的岸防炮部队也是一柄划归海军管辖。

    一系列的调整后,联合参谋部更为为陆军参谋部,海军部则是全权负责统辖所有海军事务,包括作战,军训、军政、后勤、军械等事务。

    尽管总体上目前的统帅部构架变动不大,但是经过这一番调整后,陆军已经是和海军正式分家单过。

    但是从统帅部依旧直辖军械部、军需部、后勤部等诸多陆军部门,而海军则是统帅部的一个单独部门就可以看得出来,陆军在中华军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动摇的主导力量。

    这海陆分家后,军费自然也是得分出来,但是这一次林达标就是吃了不少苦头,比如说今年下半年的三千万剩余总军费里头,海军方面竟然只分了三百万,区区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这个分配比例也是林哲亲自定下的,林达标想要改也改不了!

    毕竟现在陆军还在持续进行西征战役,已占领控制区内的非法武装清剿任务以及整编扩编计划,军费的压力相当大,而海军这边短时间内并没有什么压力,甚至连后勤运输以及内河支援都和海军没有关系了。

    即便是后续要进军四川派遣军舰过去,但是现在海军的内河炮舰规模已经是足以满足现有的作战需求,甚至还有过剩。

    林达标知道这些,所以争取不到之后就是一门心思放在了明年的军费争夺上来,并为此是制定了诸多计划试图打动林哲从而争夺更多的海军军费。

    就当南京这边闹出来了文武之争,海陆分家这些风波的时候,中华军的西征步伐也没有停下来。

    当中华军基本控制了广西、湖广等地后,第四军开始进军贵州,而第五军更是直奔四川二区,第三军也是从广西开始朝着云南进军。

    六月以及七月份,中华军在上述地区陆续和镇胡军以及太平军爆发了诸多中小规模的战事,但是在这两个地区中华军并没有和敌军爆发大规模,甚至决定性的战役,为什么?

    因为中华军还在路上,等什么时候中华军跑到昆明,大理了,什么时候去到重庆、成都了,那么就会打上一场打仗,现在嘛,主要就是赶路,然后和沿路的抵抗力量小打小闹。

    在西北方向,第六军也是正在朝着陕甘进军,其下一步的战略核心是攻占西安,攻占西安后则是进军兰州这个陕甘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以达到掌控三秦之地,威慑西域地区的战略目标。

    西北地区的战事虽然爆发的比较频繁,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残留了大量的清军势力,而陕甘地区的清军也没有和曾国藩那么干脆投降,而是抱着顽抗的态度,不过该地的清军实力相当的弱小,过去数年虽然勉力编练的几千人的新军,但是基本都送往山西以及河南作战,最后陆续被中华军所歼灭。

    现在陕甘地区,包括陕西、甘肃、新疆三地在内,其清廷遗留的军事部队虽然高达两万人以上,但实际上战斗力相当之差,根本无法对西进的第六军等中华军部队构成威胁。

    因此在西北方向的进军,如其说是进军,但实际上就是一场武装行军,对中华军造成最大麻烦的不是敌人的武装抵抗,而是那漫长到足以让人绝望的补给线。

    整个1859年的夏天,在外征战的中华军基本都在行军中度过,就算八月份攻占西安的时候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来,当地清军只是象征性的抵挡了半天后,就是向第六军所属的第八师宣告投降。

    但是这个时候,陕甘地区却是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变化,为了抵御中华军的进攻,清军几乎把新疆等地区的军队抽调一空,而这个时候陷入空窗期的新疆却是成为了外人的目标。

    七月份,新疆各地出现动乱,同时出现诸多独立割据政权,同时为了整合并扩大影响力,这些割据政权派人到了中亚浩罕汗国那边试图迎回所谓的大和卓曾孙,号称“圣裔”的布素鲁克,并将之立为傀儡,但是那里想到这个傀儡和浩罕汗国将军阿古柏到了新疆后,联合驱逐了原来的那些割据政权首领,以区区一百名骑兵为根基占据了喀什。

    八月份,阿古柏率领百名骑兵击溃了来反攻喀什的七八千原割据政权首领麾下的军队,并迅速接受了诸多投降势力。

    等到中华军的还在和亲清军争夺甘肃等地的时候,阿古柏已经把大半个新疆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