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死?我不想死!
    李睿铁骑,横亘在临安、建康和安丰军之间。

    这一边,李道亲率十二万步军,强势碾压过江南西路,进入了江南东路的境内,速度之快,也是令人咋舌。

    让人想不通的是,叛军都已经碾压过江南西路了,临安这边才得到消息。

    有点匪夷所思了。

    不过考虑到李睿的轻骑军在前方开路,阻断了斥候,且江南西路本来就没什么兵力,这也就能理解了,不见李睿单独出击,横亘在临安、建康和安丰军之间后,临安这边立即就得到了消息。

    李道的兵力分上中下三路。

    上路自漳州出发,绕过洞庭湖,攻下江州后进入江南东路,剑指临安。

    中路从隆兴府出发,度过鄱阳湖,直指临安。

    下路从江南西路以南,挨着福建路和两浙东路的地境,攻取信州后,如一条毒蛇一般扑向临安。

    三路兵马,皆快如闪电。

    上路,是武冈军制置使王俊统率,兵力约在六左右。

    下路,是广南东路承宣使朱照,兵力约三万数千人。

    中路,由李道亲率,兵力约在三万六千人。

    当然,大家心知肚明,这都是吹的,加上临时征的兵马,最多不过六万左右的样子,哪可能有十二万大军——真有十二万大军,大宋的中央集权制就可以去死了。

    至于广南东路、荆湖南路、京西南路那些没有反叛的官员如今境况如何,大家都不敢去想,估计要么被关押,要么就是被乱兵杀了。

    荆湖南路、光化军、襄阳、广南东路必然已是腥风血雨。

    而林宗棠统率的光化军两万左右的步军,则死死的钉在襄阳,一则是阻断四川的勤王之兵,一则是牵制淮南西路的兵马——只要时机合适,林宗棠也会出击,进攻安丰军前往临安勤王的兵马。

    黑暗的乾道六年,就此拉开了序幕。

    情况不容乐观啊。

    和所有重臣一般,李凤梧的第一感觉,也是觉得棘手。

    赵惇会反,自己确实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道用兵太过犀利,这一手闪电战玩得之溜,即可媲美二战的希特勒了。

    但是……

    李道挥师东进的四万多兵马,全是厢军。

    李凤梧有点疑惑。

    众所周知,厢军的渣渣战力,根本无法媲美禁军,别看李道来的声势浩荡,真要对上禁军,这四万多人马,估计也就能防守性的战上个七八天。

    真想靠这四万多厢军拿下临安?

    怎么看都有点不现实啊。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反王赵惇的兵马势如破竹的迫近临安,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这即将到来的大战。

    赵昚看着蒋芾,“蒋相公,有何对策?”

    蒋芾思忖片刻,“当务之急,是要将叛军拒之在临安之外,叛军三路兵马东进,那么我们也可以,根据地形,让禁军分做两路,一路进入徽州,正面抗拒李道和王俊之兵马,一路火速前往两浙东路的衢州,制衡住广南东路朱照的兵马,如此,可以等待淮南两路的兵马前来勤王。”

    众臣纷纷点头。

    赵昚却略略有些失望,这策略太过中规中矩了。

    于是问道:“众位卿家可还有其他良策?”

    众皆默然。

    赵昚看向虞允文,虞允文苦笑,“臣的看法和蒋相公一般,毕竟现在叛军声势浩大,我们不能冒险,必须守住临安咽喉的徽州和衡州。”

    得了,说了和没说一样。

    赵昚扫过一众尚书,就连兵部尚书汤硕,也不好意思抬头和官家对视。

    毕竟没有更好的办法。

    赵昚又看向周必大。

    周必大如今俨然就是文坛盟主,辅佐官家治政还行,但要参与军事,那就力有未逮,不过周必大有他的骨气,并没有低头,而是叹道:“臣无所想。”

    赵昚点点头,没有责怪周必大,毕竟他只是个读书人,而不是张浚这般文武全才。

    又看向汤思退,“汤相公呢?”

    汤思退有点颓废。

    从赵惇被贬后,这位大宋相公就有点低调沉默了,李凤梧那一手,将这位大宋相公的傲气全部折没,已没了当初的锐气。

    如今更是饱受打击。

    自己支持的人,最后竟然反咬一口,清君侧竟然是拿自己下刀。

    作为一个相公,作为一个曾经不屑于秦桧的人,这对汤思退而言,是个巨大的打击:今后的史书,不会在意我汤思退是不是奸臣,他们只会如实的在史料上记载下,自己是个被清君侧的臣子。

    这将永远被钉在青史之上。

    百年千年以后,那些后人们想起汤思退,就会知道这是个被清君侧的臣子——能被叛军用来作为造反的理由,当然是奸臣。

    赵惇这一手,直接将自己钉上了耻辱架。

    今后别说死当谥文正,文忠都难了。

    意兴阑珊的道:“官家,臣在想一事,既然叛军要清君侧,而且直指臣和李凤梧,那么臣愿意一项上头颅,换去江山安定,臣愿意亲自李道军前,自刎当场,如此反贼没了借口,势必被天下人唾弃,失掉民心、将心、兵心,如此,叛军不足虑也。”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

    都是仕途奋斗多年的人,焉能看不出,汤思退这是有感而发,绝对不是为了拍官家的马屁而故意做作,只要官家点头,咱们这位风评一向不怎么好的大宋相公,恐怕真是会立即启程往前线。

    最后自刎在李道马前。

    这一刻的汤思退,博得了无数喝彩声,就是蒋芾也忍不住叹道:“汤相公之青血,焉能臣服于叛军之淫威,某不赞同!”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皆道不能如此妥协,否则咱大宋的风骨何在?

    汤硕看着父亲,满眼都是尊崇。

    最为感动的当然是赵昚,只是这位天子,终究要更理性一些,竟然有些动容,“如此,汤相公也太委屈了。”

    话是这么说,但众人听出来了,官家并没有将此事堵死。

    也就是说,如果叛军真不可遏制了,官家没准真会选择这个缓兵之计。

    这就吓了李凤梧一跳。

    因为汤思退在说那番话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看了自己一眼。

    你妹的汤相公!

    你想死,可也被坑我啊,还要把我拉到一起。

    赵惇造反,清君侧可不止汤思退,还有自己这个大宋雏凤,汤思退都愿意赴死,那自己作为天子恩宠的臣子也该义无反顾的和汤思退一起去求死。

    但是……

    你汤思退想死,我李凤梧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