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七十六章 半壁江山起狼烟
    张浚离世,张约素作为他的侄女,也要回四川老家去吊唁。

    好在只是侄女,而且张约素之父张滉是张浚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又隔离了一层,况且张约素又是嫁出去了的,倒是不用丁忧。

    李凤梧担心三娘张约素的安全,于是让徐眉娇同去……虽然舍不得老公儿子,不过张约素也是她的干娘,徐眉娇没有理由拒绝。

    到刑部、吏部请了假,徐眉娇带了德云堂几个身手不错的人,陪着张约素出发前往四川。

    李凤梧当然也要去信吊唁。

    关于张浚之死,李凤梧有过一些伤感,不过想来也算是幸运了,张浚本来应该隆兴二年就死,结果在自己的提醒下,多享受了六年的天伦之乐。

    这么一想,李凤梧释然不少。

    张浚死了,和陈康伯一样,临安朝堂这边自然要考虑其追赠和追谥的事宜。

    关于追谥一事,礼部、国子监等部门很快有了谏议。

    其实关于张浚谥号一事,朝堂各部门各臣子还是折腾了许久——因为不好定断,这位魏国公究竟应该是谥号是走文臣路数还是武臣路数。

    最后大宋左相汤思退、右相周必大拍板。

    魏公既然任过枢密使,他一身也戎马天涯,当是武将——但魏公一生饱读诗书,起于科举而非恩荫管,还高中进士,当然也是文臣。

    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好争论的,果断文武臣啊!

    两位相公都这么说了,自然没有其他异议。

    而且枢密使蒋芾也表示赞同。

    这本来就是事实。

    然后就是拟就谥号的问题,这个事情大家都要先看看官家的意思表达,不过随着汤相公提议,官家手书了那封对联送至四川,负责拟就谥号的心中便清楚了。

    在咱们的官家心中,魏公是有大功于天下。

    于是揣摩圣心后,众人一致决定,来个通谥罢,反正是文物臣,通谥正合适,而且这个东西也比较简单,不会出什么篓子。

    果断拟就了通谥中和文臣最高谥号媲美的“忠献”。

    当然,通谥之中,还有个更牛逼的谥号,那就是忠武——但是忠武的规格太高,有宋一朝,谥号忠武的也不多,要知道赵普也才忠献。

    然后忠武还是公认的武将第一谥,李继隆身为北宋第一名将——也许潘美要表示不服,但姑且这么说,李继隆为北宋第一名将,加上是皇帝的舅舅,有了这双层buff加持,才拿到手的“忠武”。

    北宋名将郭守文,谥号忠武。

    韩世忠是南宋名将,生擒方腊,计困兀术。抗击西夏和金,声望显赫——这么牛逼的人物,还是孝宗赵昚给他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赵昚登基后为其平反,谥武穆,宋宁宗赵扩时追封鄂王,宋理宗赵昀时改谥忠武。

    有宋一朝,几百年时间,也就四个忠武而已。

    所以张浚虽有功勋,但忠武确实不够资格。

    那么只能是通谥之中第二等的忠献了。

    然而忠献在有宋一朝也不差。

    南宋史家李心传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里说:大臣之谥极美者有二,本勋劳则忠献为大,论德业则文正为美。

    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李先生无法解释的问题是,被李元昊揍出卵子来的范雍先生是怎么混进“忠献”序列里去的……

    当然这个事情韩琦自己也不干净,你有三川口我有好水川,谁也别笑话谁……

    而忠献,就是大宋开国功臣赵普的谥号。

    所以说,忠献也是最高级别的谥号,当然,这得加个之一,还是不足以媲美忠武……但是从规格上来说,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媲美“文正”的。

    当然,在宋朝不行。

    因为司马光的缘故,宋朝谥之极美,依然还是“文正”!

    其实宋朝的忠献有点泛滥了,韩侂胄给他曾祖父韩琦争取了个忠献,意思说韩琦韩相公的功劳可以媲美赵普,好家伙,后来的秦桧、张浚、史弥远都谥号忠献了……

    当然,张浚的忠献是实至名归。

    官家一看到礼部、国子监等部门拟就出来的“忠献”,暗暗觉得满意,于是大笔一挥,批准了。

    接下来就是追赠。

    这就是属于官家的事情了。

    官家赵昚考虑多日,始终觉得张浚之功劳不足以封王,毕竟符离之溃是个无法抹去的污点,给了一个忠献的谥号已是皇恩浩荡。

    最后询问过上皇,大笔一挥,追赠张浚为太保。

    虽然都是正一品。

    但太保和王之间的差距却海了去。

    对此,远在四川的张家族人,尤其是张杓也没有什么怨言。

    而临安朝臣,蒋芾、李凤梧之流也觉得并无不妥……魏公之功勋,虽然高山景仰,但真的还没有达到封王的地步。

    这件事后,有个很细小的人事变动。

    但在临安朝臣眼中看来,这个人事变动一点也不简单。

    因为涉及到了一个人——李凤梧。

    自从赵惇被贬,左相汤思退沉寂,右相张杓罢相,回四川现在又丁忧,临安朝堂上,真正让人害怕的臣子不是新任右相周必大,也不是那个并没有因为赵惇而受到牵连的柳子承。

    而是李凤梧。

    因为谁都知道,这货虽然待制,但是要不了多久,就要青云朝堂。

    说不准哪天就成为相公了。

    按说,以李凤梧的才华,以及他和赵恺的关系,重新入仕的话,应该是担任东宫属官,比如一个太子詹事什么的。

    但官家显然不会就这么把李凤梧送给未来太子。

    所以李凤梧的再度出仕,只能在六部、东西府和六寺三监之中。

    李凤梧再度出仕。

    在六部之中的兵部,担任了一个兵部主事的正七品职官……这是个让人揣摩至深的任命,被待制的李凤梧,起用之后就进了兵部,着实让人不得不想很多。

    李凤梧出仕以来,虽然没有明确表明主站还是主和,但他交好的都是些什么人?

    张浚、陆游、辛弃疾……

    大多是些主战派。

    重新被起用的李凤梧,进入兵部,这是否预示着,官家将心北伐?

    临安的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主和派当然不想打仗,而主战派当然希望赶快打仗。

    只是不曾想,李凤梧出仕后,邸报送递全国没一两个月,在赵恺入主东宫的时候,这大宋的半壁江山,便骤然处处起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