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坐稳了
    曾鉴听得云里雾里,眼底闪过一丝疑惑,但毕竟是王越推荐的人。

    所以,他继续听下去。

    片刻,曾鉴的脸色十分精彩,眼中的疑惑变成了清明,不由露出惊愕的笑容。

    “妙啊!本官这就去上朝。”

    严成锦摇头:“下官问大人,若是有人在朝廷上反驳,此举是养虎为患,大人应该如何反驳?”

    曾鉴没反应过来:“这个………”

    严成锦猜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凑到他耳边,将正确答案说了出来。

    “本官这就上朝!”

    严成锦又摇头:“下官再问第二个问题,如果这种情况,大人又该如何反驳?”

    言官鸡蛋里挑骨头,倒也不是不可能。

    半个时辰过去,

    严成锦把最后一句话说完,才道:“大人,该上朝了。”

    奉天殿,

    百官都到了,徐贯旁边的位置,却是空着的,他心中纳闷,今早曾鉴与他一同进的宫,怎么还来迟了?

    他回头望着殿门,余光瞥见张家兄弟,像两根相互倚靠的木头,无精打采,都快要睡着了,最晚的也来了。

    一道带着帝王之气的身影,登上大殿的御座,朝下群臣皆行礼,嘴里喊着万岁。

    弘治皇帝慈眉善目:“官冶兴废之事,议得如何了?”

    都察院的言官道:“回陛下,臣尚未见工部有所动作,多一日,便要多一日的靡费。”

    徐贯站出来一步,躬身行礼:“非是工部懒政失职,官冶工人数量不少,如果就此遣散,以后的生计该如何处置?”

    “民冶制铁场不在少数,总会有去处的,徐大人不要太担心了。”左都御史闵珪道。

    刘健道:“铁器屯之过甚,极易腐坏,炼制过多,确实是浪费靡费,臣也以为,可!”

    曾鉴提着衣摆,跑得太急,路上还摔了一跤,终于是跑进了奉天殿:“臣奏请,大兴官炼铁冶。”

    百官一片哗然!

    谁要大兴官冶?徐贯回头,恨不得把曾鉴掐死,来迟便算了,你还要大兴官冶,你出银子?

    王越懵圈了,这咋跟昨日和贤侄说的不一样?

    出奇的,大殿里出奇的安静,曾鉴忙是扶了扶官帽。

    徐贯老脸一红,低声道:“克明,不可莽撞!”

    “陛下,请先听臣说完,再做定夺!”

    曾鉴忙是道:“我朝的冶铁技术,万国难有其一能出左右,何不发挥我朝的优势,将这些铁器出口到暹罗、土番、chao鲜、安南等国,以换取钱粮,强盛我大明国力?”

    这便是严成锦跟曾鉴说的话。

    哪一个国jia不是产能过剩了就出口,换取稀缺的资源或者财物。

    哪有把优势抛弃的道理?

    在上一世已经证实,出口不仅可行,而且有莫大的好处。

    暹罗和安南等地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可却缺乏农具开垦,若大明以农具和暹罗等国换取钱粮,便有了一大笔钱粮度过小冰河期。

    王越教他,可以派这些匠人,到边塞去屯田,既能替朝廷养活边军,又不至于饿死。

    但王越的计策不好,谁愿意由匠籍变成军籍。

    而向暹罗、安南等边国相互易物,却能让大明突飞猛进的发展。

    弘治皇帝眼睛微眯,李东阳则是陷入沉思。

    百官们面面相觑,不知谁怒斥道:“这么做,岂不是涨他人国力,灭我朝威风?万一他们强盛起来,侵扰我大明边境,又当如何?”

    曾鉴眼前一亮,这种情况,刚才早已探讨过:“不会,暹罗、土番和chao鲜的矿石,远远不如我大明,再则,我朝出口的铁器,仅限是开荒用的农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腐坏,反过来,还能换取钱粮供养我朝。”

    “你怎知,他们不会偷窃我大明的冶铁方法?”

    曾鉴老神在在:“难道关闭官冶,他们就不会私下与商贾交易吗?民冶制铁不在少数,他们买通大明的匠人,就能将冶铁的方法偷去,为何至今未窃取?一来他们的矿石远比大明稀缺,二来国力衰弱,人丁稀少,即便开办,产量也是极低。

    反之,若我朝停办官冶,反而给了他朝追上我朝的机会!”

    王越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不难猜到,这是严成锦那小子告诉曾鉴的。

    弘治皇帝心中一动,陷入了深思。

    停办官冶制铁,目的就是为了节省靡费,不至于让多余的铁器浪费。

    但现在,不仅不浪费靡费,还能换来钱粮,强盛我大明的国力,为什么不继续办下去?

    弘治皇帝开始思索,这能养活多少人?

    说起来,冶铁是大明的长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冶铁也是一门学问。

    明朝在冶炼方面能有如今的造诣,都是历朝历代的匠人,用智慧凝聚出来的结果。

    内阁三人颔首点头。

    那言官自知有点理亏,急中生智:“那……那要是他们将我朝出口的铁器融了,锻成兵器,攻打我朝,又当如何!”

    曾鉴乐了:“我大明从未向鞑靼出口兵器,难道他们就没有兵器攻打我朝吗?盔甲,铁矛,钢剑,马嚼,鞍鐙,哪一个比我大明差?

    让暹罗、安南等地,依赖我大明铁器,长年朝贡,也是一种牵制。

    你先是弹劾我工部,如今又阻挠我大明昌盛,到底是何居心!”

    那言官踉跄一步,险些栽倒在地上。

    王越站出来:“臣久在边境,与鞑靼人交刃无数,不得不说,鞑靼人的兵甲优良,精锐难挡,若如今停罢了官冶,十载之后,不知两军差距,会是何等的一番景象!”

    鞑靼人也有冶炼的铁匠,他们的骑兵装备精良,百骑可冲阵,千骑可冲城。

    没有人能比王越更了解鞑靼人的凶猛。

    要不是大明在诸多地方上占据了优势,深入北境,以大明军队如今的实力,胜负难料。

    李东阳站出来力挺曾鉴:“工部所言极是,臣久寻不得良策,此乃壮大我大明国力之举啊!”

    弘治皇帝龙颜大悦:“朕还担心,徐公退隐后,工部后继无人,得卿如此,何愁盛世不来。”

    曾鉴眼中噙着泪光,连忙跪在地上:“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赏识!”

    “那就这么定了!”

    曾鉴抬起头道:“陛下,臣还没有说完……”

    李东阳脸色怪异,这个味道,怎么如此像严成锦?

    很快他便否定了心中的想法。

    严成锦虽有才华不错,但他年纪轻轻,怎么会想出如此周全的计策,一定是自己多心了。

    “为了抑制暹罗、土番、朝xian等国,不如增设大明律,民冶不可向大明之外的出口,这样一来,不怕他们不与我朝交换。”曾鉴道。

    大明海禁,民冶本身也不得与他国交易。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善!”

    从奉天殿出来,王越几步追上了曾鉴,乐道:“老夫举荐的人不错吧?”

    “此子当真稳重,思虑甚多,多亏了世昌兄推荐,曾某心中记下了。”

    王越哈哈一笑,脸上有多了几分光彩:“得陛下如此言赞,曾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工部尚书的位置,曾鉴坐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