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七十一章 许靖上表
    自建安八年冬十月,王、李、费等原益州旧部,蜀中大姓豪族携三蜀部曲,州中不臣起事,至被徐晃兵围新津蒲水之畔,历时两个月零三天,这还是刘征有意等他们全部都跳出来然后才发兵的结果。

    三族蔚为益州大姓,得益于刘焉提携倚重,侍奉于刘焉、刘璋父子两世共计十二年,成也因其父子,败也因其父子。

    王谋、王甫死于成都城中,王士被徐晃一斧斩杀,王累自刎于蒲水,王氏一族兄弟唯有王商得全性命,寄居绵竹九峰山。

    李、费两族中,李宽、费原被扶俊、向光杀死,其余费观、李朝、李邵、李邈等都被徐晃擒获!

    徐晃押着俘虏贼首回到了成都城中,随即与荀彧共议,分出三路人马,前往广汉、蜀郡、犍为三郡,搜捕三姓族人,以及与之有瓜葛牵连的蜀中人氏,共捕获二十八家,九百三十余人!

    清算反贼家财共计金银八千余斤,钱数千万,器玩亦不在少数。除此之外,二十八家豪强充公田地达数千顷!如王氏几兄弟,每家各直接间接持有土地皆达二三百顷以上,其余各有不等,数目十分惊人。

    详细数据报到江阳的大营的时候,刘征也吓了一跳!刘征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土地兼并竟然也这么严重!难怪这些益州旧部蜀中大族要起来造反!自己推动的各项新政,包括四田法之类的基本上都触及了这些豪强大姓的利益。

    虽然几大族联手,在底下作梗,隐瞒实际情况,但只要刘征不断的改革下去,这些覆盖在面上的一层层纱迟早会被揭开,这也是几大族迫不及待要趁此机会跳出来的原因之一。

    刘征知道严重的土地兼并是造成如今乱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任何时代,土地兼并最终都会危及到国本,如果不加以遏制,最终必定是社会动荡。

    刘焉初入蜀时手中只有一道朝廷诏命,而并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才采取了打压一部分倚重一部分的方式,最终顺利的坐稳了益州。虽然打击了一部分的地方豪强,但也使得剩下的另外一部分地主豪强势力更加庞大。

    刘焉不得不与之分食益州之利,这才造就了如今益州的局面。

    不过刘征可不比刘焉,刘征是带着兵马打下的益州,手中握有兵马,就不怕这些人不服,不服就打到你服!

    要改变这世代,中兴汉室,就必须打破原有的藩篱!王、李、费等人现在跳了出来,对刘征并不是坏事,甚至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不破不立,改朝换代,从来都是一种重新洗牌的结果。虽然刘征不是要改朝换代,但重新洗牌却必不可少,如今这些人掀开了一角,刘征正好趁此机会一举将其全部揭开!重新塑造一种新秩序。

    其实那些跟随王累等人造反的部曲也是受害者,只不过是不自知而已,人一旦长久的被奴化,想要唤起他们的自觉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些人长久的附庸于豪强大姓,形成了一种极其荒谬的关系。

    一面是被这些豪强大姓剥削,一面却又依赖于这些豪强大姓生存,甚至与视其为衣食父母,从而结成了千百年来的所谓“部曲”,也不自觉的充当了豪强地主的打手。

    王氏等三族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如此多的人,一方面正是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见以王、李、费三族为首的益州豪强大姓手中掌握了太多土地和人口。

    汉代士大夫阶层往往都是有减税或者免税政策的,土地兼并无疑会对赋税收入造成极大的影响,从二十八家查抄出金银八千余斤,钱数千万便可知这种现象有多严重。

    平定了三蜀叛乱之后,二十八家豪强,九百余人全都被押送到了成都。徐晃正在配合荀彧处理接下来的善后事宜,待一切理清楚,然后再呈报汉王,请其裁决。

    成都得安,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收押了一众反贼,人们都在猜测汉王将会如何处置这些人,一时间成都之中舆论纷纷。

    官员之中也是言必谈及此事,荀彧署理政务,徐晃看押犯人,不断的有人前来询问此事,二人都避而不答,只说等候汉王命令。

    成都暴动时,许靖躲着不敢出来,这会儿却又来寻荀彧。

    荀彧正在理事,见许靖到来,只好暂时停下手中事情,来与许靖对话。

    “太仆造访不知所为何事?”

    经过成都之事,荀彧虽然对许靖躲避行径有些不满,但其毕竟是太仆身份,言语礼数上依旧还是保持了基本的尊重。

    入座之后,许靖拱手对荀彧问道:“听闻荀令君与徐将军收押了二十八家九百余口,其中不乏老弱妇孺,不知令君以为汉王会如何处置这些人呐?”

    荀彧并不表露心意,只是笑了笑,淡淡的问道:“太仆以为汉王当如何处置这些人为好?”

    荀彧之智比许靖不知高了多少个档次,当然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看法,反而将问题又推回给了许靖。

    那许靖有时候很“聪明”,有时候却又迂腐的让人无语,荀彧将问题推了回来,许靖竟然也不知回避,竟对荀彧直言道:“老朽以为,谋反之人,论罪当诛!不过这二十八家老弱妇孺俱被收押,似乎……”

    许靖欲言又止,荀彧只是微微笑道:“太仆有话但讲无妨!”

    许靖于是敛了敛神色,一副大家的样子,对荀彧说道:“徐将军收捕九百余口,不避老弱,似乎有失仁义之道!汉王乃当世仁君,仁君者,德化万民,泽被众生!王、李、费之徒罪无可恕,但若牵连全族,则惩之过矣!窃以为当诛其首恶,以明刑罚,宥其余众,以示王道宽仁!如此必可令万民臣服,天下颂德!汉王仁义之名,昭著于世。”

    荀彧听了许靖的话,沉默了良久,既不作肯定,也不作反对,只是笑笑。

    “太仆果真有仁者之风啊!不过此事太仆不该来与荀彧说,荀彧无权断这些人的生死,太仆何不上表汉王,言明其中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