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节
    不过,杜如蒿亲热倒是亲热,因为要上学,教人的事还是落在陈松枝身上。别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杜玉林善于哄人,吴霞也不差。两口子都是能放下身段的,又要跟大嫂学艺,好听话跟不要钱似的向外冒。

    是人就会有人性的通病,就是陈松枝原来对他们印象一般般,觉得他家总占自家便宜,这次杜玉林夫妇殷勤讨好,心里也被奉承得很高兴。于是,两家人处得意外融洽。

    杜石林看到这样,心里也觉得弟弟一家离开了也好,说不定离得远了,会更亲近。

    叙过话,大家时间紧张,杜玉林两口子就开始学做蛋卷。别说,做这种事,还是女人更有优势。y县当地农村平时都吃饹馍,这种活计都是女人做的,而烙馍馍和做蛋卷有相似的地方,吴霞学得就比杜玉林更快。有两天功夫,她已做得像模像样。

    按原来说好的,杜如蒿把配料比例又给他们抄了一份。上次来,她已经给杜玉林描述了许多去省城的好处,建议他们学会后去省城卖蛋卷,一则省城人多机会也多,卖蛋卷的生意肯定会好些,二则就是图二叔一家走远后两家人不在一起。所以,这次杜玉林夫妇就准备回家收拾行李后去省城卖蛋卷。

    陈松枝这两天和他们相处愉快,自家现在又没有多少时间做蛋卷,在杜玉林夫妇走时,她干脆把那个杜如蒿订制的做蛋卷的铁疙瘩送给了他们,又得到了两口子一大串感谢的话。

    让杜如蒿有一点儿意外的是,杜玉林夫妇学会如何做蛋卷后,就不再学她上次回乡说过要再教他们的一种点心了,说是烤箱太贵,他们初做生意,还是就做蛋卷算了。

    这两天时间,吴霞也不是白费的,除了学做蛋卷,她还从外甥女陈皎那里了解到大哥说得没错,做蛋卷一天是能挣七八十。而大哥一家现在虽然挣得更多些,可投入的本钱也大,两口子一时下不了那个决心。再说,大哥也只是说再教一种,一种能起什么作用,先不学也罢,能把蛋卷生意做起来他们已很满足了,其他的看看情况再说。

    却不知,吴霞得到的消息已是杜如蒿安排过后透露的,原来杜如蒿已和陈皎商量过,蛋卷一天能挣多少钱可以告诉杜玉林,而现在在做的生意,利润还是含糊一些好。吃谁饭,听谁管,陈皎本身与大舅一家关系更好,再加上孙拴子的事,她虽然现在已放开心胸,可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大舅一家,毫不犹豫就答应杜如蒿,照她意思去做。这才有了杜玉林夫妇现在的选择。

    杜玉林夫妇要去省城,杜如岭就只好托付给了吴霞娘家,这点上,吴霞更相信自家娘家对孩子的好。家里的地,红薯已经刨出,麦子已经种上,红薯也已磨成淀粉放了起来。不做粉条的话,这已是难得的农闲。

    最后,在杜石林的劝说下,杜玉林把磨出来的红薯淀粉卖给了粉条厂。反正按照往年的惯例,一家的粉条全卖掉也不过有两千块钱左右,还要费老大功夫,还不如整体卖了,自家用省出来的时间去省城卖蛋卷挣钱。如果像大哥家那么顺利,也不过不到一个月这粉条的钱就挣出来了。

    ☆、第50章

    二叔一家走了,杜如蒿感觉日子更轻松。在只有两人的时候,她还有些促狭地问陈松枝:“妈,您可真是财大气粗,怎么舍得把那个做蛋卷的东西给二叔了?”

    陈松枝轻拍了女儿一下,“你妈是那么小气的人吗?”说完自己也笑了起来,原来家里种的菜被摘走一把她都心疼不已,不知不觉中,她却也不在乎那一点儿东西了。“好聚好散吧,你二叔虽有些小毛病,可只要他自己愿意努力,给他一点儿支持也不算什么,总比什么都依靠着咱家强。”

    不过,这只是生活中一个小插曲,如何怎么样,不会影响杜如蒿一家的生活,杜家人并不放在心上。

    现在,甜点店里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杜家人的目光更多是放在粉条厂上。杜石林在粉条厂可是有20%股份的,粉条厂经营状况如何,可直接关系到杜家的利益。再说,这事是严格知牵头,也是他直接负责的,不用说他担着责任,杜家人也想他能一切顺利。

    之前,趁着厂子开业唱大戏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严格知已经在乡里宣传过一遍,后来又让各村的村支书用大喇叭广播过一番,让各家做粉条时不要像往年一样做成两三尺那么长,而是按照乡里规定做,到时候乡里负责验收,合格的产品乡里以同比价格高两毛八的价格收购。

    别看两毛八不起眼,可现在一斤粉条也不过一块两毛多,这一下提高了10%,让人怎么不激动?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东山乡,还通过亲朋好友不断向外扩散。

    原来之所以把粉条做长,纯粹是因为这样省事。因为把粉条从二缸里拉出来后,要挂在一根一尺多长的竿子上,干活的人把这竿粉条拿出来放在平台上摊平晾凉。粉条黏性大,放在一起会自然凝固在一起。凝固之后就要把这些粉条拿起摞起来,给其他新做出的粉条腾空间晾透。

    等到晚上,会把凝固在一起的粉条分开一竿竿放在平地让它自然结冰。有时候温度高,还要向粉条上洒水,翻面以让它结冰更快。之后有太阳的时候,再把结过冰的粉条挂起来凉晒,这样做出的粉条才好吃,晒干后再一竿竿取下来捆成捆儿,这才是卖出去的成品。

    可想而知,在做粉条繁多的程序中,做的粉条短了会多费许多功夫,掂来掂去也不方便。但如果粉条做短了价位会更高,乡里的人自然也很乐意费一点儿工夫。

    杜如蒿听到严格知的方法后只觉得他狡猾,他这等于是用别人的劳动力给他做粉条,还不用他出工资,到时候这些收来的粉条和粉条厂的一起卖出,自然而然就把粉条厂规模扩大了。怪不得那天去的时候看厂子并不大,里面也只是两套设备,还以为他刚开始没想着把厂子办大,原来他有这样的后备手段。

    再加上有验收这一程序,又不怕里面有掺假的,这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严格知所付出的,只是粉条价位的稍稍提高而已。但看他这行事方式,粉条厂卖出的粉条肯定价格不低。不过,这对乡里人,自家也都是有利的,杜如蒿自然不会傻得去反对。

    经过此事,对于严格知的能力,杜家人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严格知的评价,无形中又高了些。

    杜如蒿还有些酸酸地想,以他这水平,还做什么乡长啊,简直太屈才了,去做生意不是很快就能发展壮大?却不知,她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孙扬、林奇都不光这么想过,还劝过,奈何严格知的主意定了,任谁也劝不动。

    粉条厂除了做宽粉,还做普通粉条,现在整个粉条厂的粉条只有不到一尺长,晒干后的成品一小把一小把捆在一起,拿着方便,团起来也正好装进箱子里。

    箱子也是特制的,箱体为绿色,喻示这为绿色食品,上面印有“纯绿色食品,不含防腐剂”等字样。其实粉条根本就用不上防腐剂,它是纯淀粉做成的,干了之后放几年也不会坏。不过一般人不知道啊,该有的字眼还是要有的。别说,这样一装箱,仍是原来的粉条,可它立马显得高端起来。

    第一批货出来后,零散也卖了出去,以一箱38元的价位,和一箱苹果差不多。可那一箱里,装的根本就不到十斤粉条,而是有好兆头的八斤八两。就是说,严格知收上来的粉条,只是倒了一次手,就是原来的三四倍多。真黑!

    有杜石林在,杜家人自然知道粉条厂的种种情况,陈松枝有些担心地问是不是价格定得太高了,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这不算高了。”严格知知道后给陈松枝算账,“主要是吃的,我们品牌又不响亮,所以价位也高不到哪里去。再说我们还要给工人付工资,还有工商税务等等各方面要顾及,我们要考虑生产成本。”

    如果不是知道粉条厂的详细情况,杜如蒿也会被他糊弄过去。工人的工资,你生产不到十箱粉条就够一个人干一个月的了,工商税务更是大力支持这个厂子。杜如蒿暗暗地想,这就是原来自己很艰难才把店开得稍大的原因吗,就是因为心不够黑,胆不够大?

    不过,有这样一个领头人,对粉条厂的前景大家都非常看好。可就是这样,杜如蒿仍很快就吃了一惊。粉条厂做成了一笔大生意,被一个财大气粗的企业采购去了三千多箱,说是春节给职工发福利的,人家还一次预付了一部分定金,诚意十足。三千多箱,就是加上收来的粉条,这也够粉条厂生产一段时间了。

    回家听到父亲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杜如蒿忍不住看了看家里的日历。没有错,现在是12月15号,而不是春节来临前的2月份。

    就是粉条厂的质量好,这也卖得太快了啊,杜如蒿实在是忍不住好奇。“爸,你们是怎么做到的?”给杜石林削了一个苹果递到他手里,杜如蒿不由地把话问出了口。

    随着粉条厂的建成,杜石林这段是扬眉吐气,杜如蒿觉得他身材都挺拔了许多,再没了前段时间的心事重重。看来,事业是男人的脊梁这话真没错。

    听到杜如蒿的话,杜石林哈哈大笑,“这得问你严大哥,这都是他联系的。”

    杜如蒿心想,难道是严格知为了自己的业绩亮眼,以权谋公,找的熟人?听说他家亲戚在做大官。就是他父亲,也是有一些权力的,自然找得到这样的人。没办法,知道这个消息,免不得让人会忍不住这么想,不然杜如蒿还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人做这样的傻事。杜如蒿索性问出来,“严大哥,你是不是欠人家人情了?”

    严格知与杜家虽然相处融洽,但他不是一个很高调的人,平时话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听杜家人嘻笑,而他专心做个旁听者。他修长的手现在正握着一个茶杯,听到杜石林提起他,他也只是笑笑,又含笑瞥了杜如蒿一眼。他完全明白杜如蒿言外之意,能让一向沉静的杜如蒿惊讶一次,不知怎么,他觉得有些兴奋。

    但在杜如蒿看来,就是严格知轻描淡写地说:“那个公司在经营上有些问题,我帮他们出了主意,结果他们总经理知道我们乡办的有粉条厂,直接决定买回去给职工做福利用。”

    前世杜如蒿为了让自家点心能被团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所以,她不像家里其他人,她清楚地知道这事有多难。关键是只要下过一次订单,待彼此有了联系,只要维护好这条线,代表着以后源源不断的订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产品打入了那个消费群体后,只要质量不差,吃过的人喜欢这个口感,会口口相传,这又是无形的影响。

    杜如蒿不由叹服,“严大哥,你可真厉害!”她佩服的目光取悦了严格知。他又笑了下,顿时满室生辉。杜如蒿恍惚一下,又极速回神。心道,老天爷对有些人真是太过偏爱,除了没有母亲疼爱,严格知真是占全了。呵呵,他上学的时候,不知有没有同学想着泼他一脸硫酸。

    严格知不知道杜如蒿心内的腹诽,他心情很好地说:“对了,我这次出差回来还有额外的收获,你们等下。”

    ☆、第51章

    额外的收获,那又会是什么呢?不过严格知速度很快,他很快就下楼拿上来几个袋子。

    “这是羽绒服?严大哥,你抢劫人家仓库了?”看着这好几个袋子,杜如蒿忍不住开玩笑。

    “嗯,和抢劫仓库差不多了,你们穿上试试尺码如何?”严格知道,“南方的款式要新颖一些,我顺便带回来几件。”

    衣服共五件,连陈皎在内,杜家人一人一件。杜石林和杜如峰的是中长款的,几个女人的都是长款的。几人体型普通,穿上试了还都挺合适。

    杜如蒿之前在县城逛了一圈,可这不是十几年后,现在县城也有羽绒服,但款式单一,还少有大品牌的,质量一般,杜如蒿就看到一个同学穿着的羽绒服经常向外冒毛。脱了衣服后毛衣上沾了许多毛,像掉毛的鸡一样。所以,转了一圈没买到合适的之后,她只买了一件品牌短款的,但平时腿就有些冷。

    但严格知买的这件不一样。这是一件宝石蓝的收腰长款,简洁大方,长度直到膝盖下,帽子周围镶了一圈白色绒毛,杜如蒿觉得很满意,正符合自己的预想。

    严格知瞅了扣上腰带的杜如蒿,也觉得很满意,蓝色果然衬她。再把帽子一戴,杜如蒿很像他小时候看过的一副画里的仕女,温婉恬静,让人感觉很舒服。

    可一次五件羽绒服,还多是长款,得要小两千,这礼对杜家就有些大了。陈松枝要给钱,杜家其他人也附和,严格知自然不要,推了半天说:“陈姨,那我经常在你家吃饭,难道还给你们饭钱?还是您不乐意我再来?再说这是我批发来的,可不是抢劫来的。”说着还含笑瞥了一眼杜如蒿,“好好,你就放心穿吧。”不知什么时候,他也开始随着杜家人叫杜如蒿好好。

    大家都笑了起来,陈松枝这才罢休。严格知说还有几件是要送李晓路家的,就先走了。余下杜家人试过衣服又收了起来。

    晚上夫妇两人躺在床上,陈松枝对杜石林说:“格知这孩子真不错,又能干又懂事,还非常重情。可他怎么就有一个那样的妈呢?要别人家孩子有这样的儿子,早该偷着笑了,他妈就忍心不管他。”

    杜石林已听陈松枝唠叨过严格知的家事,对她的话深有同感,“这都是人的命啊,不过人家记得咱们,咱家也对他好点儿就是了,他一个人孤身在外,也不容易,看都把咱家人当亲人了。”

    陈松枝睨自家男人一眼,“这还用得着你教?”看到老婆灯光下显得白嫩许多的脸,杜石林心中一荡,“这个不用我教,我教你别的。”说着就伏身压了上去。

    这段时间,杜石林扬眉吐气,陈松枝志得意满,两个孩子又都争气,两人虽然忙,可觉得这是有生以来最好的生活。这心情愉快,相互又扶持多年,对对方就又多了几分情意。两人有时候走路,还学着电视里的人拉着手,让杜如蒿偷笑不已。

    有了新羽绒服,杜如蒿又怕冷,再上学的时候,杜如蒿就穿上了。别说,把帽子一系,感觉暖和了太多。杜如蒿最满意的就是这个新衣服的长度,坐在自行车后座,连膝盖都能盖上,再也没有原来刺骨的感觉。就是手那里,羽绒服袖口处翻上来几厘米,折了个边,平时可以用暗扣扣上,但如果翻下来就可以遮挡住手,再方便不过。

    再看看哥哥身上穿着的咖啡色夹克式羽绒服,杜如蒿觉得,这真是自家收到的最合自己心意的礼物。在职场,不过是为人处事四个字,一个考验人际关系的经营,一个考验做事的能力。就冲严格知这份送礼的心思,他也得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政坛新星啊。

    杜如蒿就这样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胡思乱想着,很快就到了学校。杜如峰依旧去停车,杜如蒿站在路边等他。看着校园里来往的学生,杜如蒿发现就自己一个人穿得这么厚。可是没办法,谁让她怕冷呢?

    为了贪图家里的暖气,家里暖气开始送了之后,她下晚自习就回家住,杜如峰不放心,也和她一样晚上回家。别说,有了暖气好得太多,再不像原来冬天在家时连手都不想伸,恨不得回家就把自己埋进被窝里。

    不怪上次二叔来说如岭的脚冻伤。杜如蒿记得她小时候一样冻伤皮肤,不光是脚,还有耳朵和手,一到冬天就青青紫紫的。不过,今冬有了暖气,学校教室又比小时候学校的保暖性好,杜如蒿再没冻过。现在,又有了这款长羽绒服,这个冬天毫无疑问是个暖冬。

    杜如峰锁好车过来,两人正往前走,杜如蒿听得有人叫她,“如蒿!”

    她回头一看,见正是李晓路。李晓路也穿着一件新的羽绒服,不过她的是淡粉色的,口袋处有两个猫头的形状,帽子顶上还有两个小圆耳朵,配着上方的那颗毛绒绒的卡通猫头,显得特别可爱。

    听到李晓路的话,杜如蒿莫名有些心虚,本来严格知和李家关系更好,可现在两家房子近,爸爸又在粉条厂上班,现在反而是自家人与严格知联系比较多。自己又穿上严格知买的衣服,总觉得与他有些隐秘的联系似的。

    可李晓路看起来她并不在意,她快走几步和他们并肩而行,笑呵呵地说:“真是你,我瞧着背影像你,没想到真是!你这件衣服是不是格知哥带回来的那件?看起来很衬你。可是你看我这个,是不是显得特别幼稚啊?”说着,李晓路眼睛飞快睃了一眼杜如蒿兄妹。

    “怎么会幼稚呢?这个衣服也很衬你,显得特别可爱。”杜如蒿忙安慰她。杜如峰笑着看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

    “真的吗?”李晓路睁大了眼睛,显得很不自信,“还是我妈说新衣服保暖,非要我穿。我姐也说给我买了一件,快邮回来了。”说着,她还拉拉衣服口袋。

    “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杜如蒿说着,伸手摸摸李晓路头上那只可爱的卡通猫头,像想象中一样柔软温暖。

    “如峰哥,你说呢?”李晓路又向杜如峰求证。

    杜如峰也抻手摸了一把李晓路帽子上那颗猫头,“如蒿说得没错,很可爱!”

    杜如蒿发现李晓路脸上飞起了一朵可疑的红云。咦?这是什么情况?想了想,她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第52章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快放寒假了,杜如蒿也没见李晓路有什么异样。

    至于自家哥哥,杜如蒿觉得也许贫苦家孩子更懂得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珍惜现有的机会,不会把时间放在还属奢侈品的感情上,所以哥哥表现在外也没什么异常。当然,也许是哥哥心里也会有青春期男孩对异性的好奇好感,但他掩饰得好,自己看不出来?反正兄妹两人时常同进同出,也没见杜如峰对别的女生另眼相看,杜如蒿就把这个事情丢到了脑后。

    这天吃完晚饭做过家务,严格知几人在闲聊。难得第二天不用上课,杜如蒿懒洋洋地依在沙发上看电视。杜家的沙发是一套布艺的,比较舒适,如果只余自己家人,杜如蒿都想躺在沙发上了。重生一回,也许是事事皆顺,让她多了几分懒散,不再像根时时崩紧的弦。

    隔了十几年的时间去看过去的电视节目,除了那些经典的,如初版红楼梦,很多节目她都觉得简陋。特别是那些娱乐节目,让人没多少看的*。杜如蒿拿着遥控器,不断地在换台。

    陈松枝看到了,说她一句,“你这孩子,看什么呢?换来换去的,不想看的话一会儿还让我看《戏说乾隆》好了。”陈松枝对这部剧一直是热情不减。

    “好,一会儿开始了我叫您。”杜如蒿自然答应。不过,说到这个剧,就让人想起主演郑少秋,他和肥肥结婚时还不名一文,成名后两人却以离婚结局,让人唏嘘。自古红颜多人爱,却又有谁会爱你苍老后的灵魂呢?

    呵呵,再美的爱情也经不过现实的风雨,好在自己这一世只想着家人安康,生活富裕,不会像真正十七八岁的少女一样对此心怀憧憬。没有希望,也不会有失望,这样想着,杜如蒿调到一个介绍自然风光的节目上开始看起来。

    在一旁的严格知含笑看杜如蒿母女的互动,在他眼中,这才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家人的关系,不像自己那个冰冷冷的家。可眼睛余光中,他突然觉得杜如蒿整个人充满了一种沧桑感,好像她经历了许多,初看电视的懒散也为一种寂寥代替。

    发生了什么呢?明明刚才她还好好的!

    明明是温柔善良的一个女孩,经历单纯,有时候却觉得她饱经风霜。

    严格知站起来走到沙发边坐下,与杜如蒿一尺之遥。

    “自然风光往往让人平和,你喜欢吗?”他明知故问。

    “还好吧。”杜如蒿笑了下,又恢复了以往那种温和沉静,她指着电视里的一种水果道,“格知哥,你看这种水果好奇怪,竟然叫释迦,和释迦牟尼一个名字。”前段时间,严格知要求杜如峰兄妹和李晓路一样,都称呼他格知哥。

    随着杜如蒿的话,严格知才把视线转移向电视方向。电视里的释迦果一闪而过。不过严格知知道这是热带的一种水果,果实比拳头大些,外表布满了一个个凸起,看起来像画像上释迦的头部。“这种水果又叫佛头果,就是因为它的外形才有了这个名字。”他给杜如蒿介绍。

    前世今生,这是杜如蒿第一次这么仔细看释迦果,看严格知还挺熟悉的,她又问他了一些它的情况,只当长见识了。两人闲聊一会儿,严格知说有事就和杜家人告辞了。

    回到住处,严格知把外套脱下挂在衣架上,开始拔打一个电话。“大李,帮我快运两箱释迦果过来。”

    “你这家伙,是不是不寄东西,根本就想不起来兄弟?”大李假装抱怨。

    “就是当你是兄弟,这才有事就想着麻烦你,回头我也有礼物给你,我们这里的粉条非常不错,别的地方很难吃到这么正宗的。”严格知也笑了。大李是他大学同学,正好是南方的,那时候经常和他们吹嘘南方水果的多样性。

    三天后,杜如蒿和杜如峰回家的时候,就见到父母正围着一箱东西在看。弯腰换着拖鞋,她问道:“爸,妈,你们在看什么?”

    “格知他同学给他寄的水果,他吃不了,给咱们了一箱,我和你爸正看稀奇呢,没见过这样长得奇怪的水果。”

    听得妈妈这么说,杜如蒿有种预感。果然,她走过去,看到箱子里装的正是那天看电视看过的释迦果。是因为那天看电视时自己觉得这种水果奇怪,所以他才买的吗?可想想杜如蒿觉得不可能,严格知天天正事都忙不完,哪有这样的闲情逸志,应该只是凑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