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节
    可他们家的房子也不大,也不够住,这不,家里的嫂子不干,与四闺女吵了起来。

    那马四妹也不是善茬,一点也不怕,不知道拿捏住娘家什么把柄,居委会的调解都调解不好,吵的凶着呢?唉,都不容易。”

    “也是,那马四妹有工作吗?”

    “有,她男人是救人死的,救的人听说来头不小。她能顺利回来,还有工作,也是被救的那人帮的忙。

    现在你知道的,除了你们考回来的大学生,一般的回城的,大多数是父母退休把工作让出去给孩子。

    除了这,再有工作的都很难。她才调回来,上班也没有多久,马家的几个儿媳也是蠢,吵什么吵,让小姑子住上两三个月或者半年就是,让她手头上先攒上几个钱,再与她商量,和和气气的把小姑子请走就是。

    手头上有钱,可以出去租房不是?非要在年下闹成这样,真是蠢哟。”

    金婶子感叹着,离的较远,那边也听不到两人的对话。

    “哦哦,只是马四妹一点余钱都没有吗?在娘家吵吵闹闹住的不舒心,非要挤在一起有什么意思?”杨清知道现在的人都舍不得,节约的很。

    可在节约与舒心间,她觉得还是舒心重要些。

    天天如此吵,对她自己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都没有好处。住下去有什么意思。

    “哈哈,小杨,你以为都像你似的想的那么开呀?这年月,谁不是能省就省,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花。马四妹肯定是想多存点钱,在娘家先凑合几年,攒些钱,以后无论是自己买个小房子还是等单位分房以后,再住到自己的小家,再好好的过好日子。”

    第116章 回城知青(06)

    “可那样, 对憋屈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可不利。”杨清摇摇头, 无论在这样的年月过过多久的日子,她的很多思维还是与当下的人不同。

    金婶子没有接话,她可不懂什么心灵的成长。心灵是个什么玩意儿, 还是先长身体吧。

    两人站在门口看了半天,等马家的人不打了, 才各回各家。

    中午午饭过后, 金婶子与尹婶子都带着她们做好的衣服裤子, 鞋子进屋。

    “小杨, 今年你说的已经全部做好。你检查检查。”

    孩子们的早就做好, 都是大两码的衣服,鞋子也稍稍大一码。

    衣服后年都能穿, 鞋子明年冬天也还能穿。

    尹婶子用背篓装了满满一篓子的鞋。

    金婶子带着儿媳一起搬的衣服,棉衣单衣, 都比鞋子占地方。

    放在杨清家堂屋的旧沙发上,满满的堆了好大一堆。

    “谢谢两位婶子。检查就不必了, 我点点数就行。对了,明年的鞋子衣服, 等正月十五以后再做,行吧?”杨清已经把布料都已经准备好。

    只是让两位婶子歇歇,过年有的忙,等她们忙过这一阵再说。

    两人一听明年的,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好, 听小杨的, 确实要休息一段时间。正好过年也忙, 没得时间做。”

    “咦,金婶子,这是绣了花?”一件盼盼的衣服上还绣了好看的小花 ,不显眼,只有在袖口绣了一圈,倒挺精致的。

    “嗯,我闲着就给盼盼丫头的一件衣服袖口绣了一圈。多点点缀,只是不知道会不会给盼盼招去什么麻烦?”金婶子还是有些不确定,也是,虽然有些大方向的局势已经很明朗。

    可还有一些小的,细的方面,不是很明朗,她也是试试。

    “应该没有大问题。”杨清笑着说道,没有要求金婶子以后的衣服都绣,多费功夫。也费眼睛,金婶子的年纪也不轻了,绣花费眼睛又费时间。

    给二人结好账,杨清按住要起身的三人,“两位婶子,还有嫂子,你们等等,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我去拿来,千万别走,走了,明年开年以后的衣服鞋子,我就去找别人。”

    也不等她们拒绝与说话,就急匆匆的跑出堂屋。

    过了一会儿,从杂物房,拿出来两包海带,两条干鱼,都是原本都是大鱼,晾干的干鱼。

    “也没有什么好感谢两位婶子的,前段时间,盼盼她爸爸的战友们给我寄了一些年货,两位婶子一家一包海带一条鱼,这些据说是他们一位家在南方的战友让家里寄去部队,再给我寄来的。你们也尝尝味道。”

    杨清的家里情况,居委会是一清二楚的,包括三个孩子的来历,杨清亡夫的情况,都有记录在案。

    为此,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都知道杨清家里的情况。她说是丈夫部队战友集资寄来的礼物,在场的人还真不会有所怀疑。

    部队的军人本来就是来自五湖四海。加上如今南方与港澳那边近,来往的密切。还有那边的商品丰富,她们就更加的不会多想。

    “呀,那我们可不敢要,你自个儿留着,等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吃。”几人连忙推拒,真不好意思要。

    杨清推拒的更快,“家里还有,快,拿着,回家回家。”说着还让几人快回去,似乎不欢迎她们待在自家似的,三人被推着走,到了门外,望着关紧的门,苦笑着说,“瞧瞧,这这这,怎么办?”

    尹婶子拿着一包海带一条干鱼,“好了,咱们把小杨的好记在心里吧,还回去是还不回去的。”

    “对,记住小杨的好。”金婶子也回了一句。

    屋内杨清把衣服鞋子全整理好,父母的,还有孩子们的,自己要备用的存货。

    第三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做红烧肉。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一家五口吃完饭,提着做好的红烧肉还有准备好的礼物,杨清拿着地址,起了颜家。

    在佳琪家里,热热闹闹的玩了半天,一直到午饭后才回家。

    闹腾了半天时间,杨清五人回家。但颜家人去挤坐在一起,颜佳琪的大嫂,拉着颜佳琪问,“琪琪,你那同学杨清,家里是干什么的呀?出手可真大方。”

    颜家也不差,还更好。从颜父颜母能住进军区大院的二层小楼就能看出来。

    一般的职务,可没有二层小楼住。

    佳琪不明白,“大嫂,清姐的礼物中是不是有什么了不得的礼品?”她只关注了之前清姐做的红烧肉,别的礼物,她都没有关注。

    颜大嫂是部队的医生,也不是什么没有见识的人,“那倒不是,送的都是外面都有的礼品。只是那都是不好买的,我看了眼,那油清亮亮的,一看就知道是好油。”

    “好就用呗,清姐不是那占便宜的人。上次她搬新家,我送了她一份不错的搬家礼,她肯定是借咱家搬新房的机会,还回来 。

    别看清姐一个人养几个孩子,可她不缺钱。每个月都稿费加翻译费比爸妈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都多的多。”

    杨清写小说的事情,颜佳琪是知道的。宿舍里的人,只知道她在教授那接了翻译的活,写小说,那些人不知道。

    接翻译的活,大家多少有些羡慕,但也知道,她们自己干不了,嫉妒都没法子嫉妒。

    “你同学蛮厉害的呀?”颜母放下报纸说道。

    “那是,肯定厉害的呀,清姐学什么像什么。她还学了别的语种,一样学的特别的好。我们连现在学的都搞不清楚,可她学什么都快,发音还特别的标准。

    连教授们都说,她说那些语种跟那些本国人一样,就是俚语也懂,还发音准确的像是在那边住了很多年的人。”

    颜佳琪现在最最崇拜的就是杨清,还没有催生学霸,学神这两个词,要是有,她肯定会说杨清就是学神。

    学什么都快。快的让人觉得她“不是人”。

    颜家人也就是小小的议论了一回杨清。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一大早,杨清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即是过节,也是送年礼。

    上午九点半,杨清已经到了娘家。

    杨父早上起床就一直背着手在胡同口转圈,一直转到杨清几个出现在胡同口,快步上前接住几人。

    “东西我来背,带这么些干什么?家里什么都有?”杨父不重男轻女,现在因为三闺女有出息,写的小说不只是上了报纸,还上了广播,天天都能听到。

    杨父现在觉得自己就收这条胡同最靓的老父亲,骄傲的很。

    “爸,我也不天天来,还不允许我孝敬孝敬您和我妈。”礼物真多,二老一人一套棉衣棉裤一人一件纯羊毛衫,一双棉鞋,一双皮棉鞋。

    几个侄子侄女也每人一双棉鞋。

    还带来了新鲜的猪肉,排骨,新鲜鱼,以及二十个鸡蛋,还有二十斤大米,十斤精面粉。以及一些新鲜的韭菜。

    家里用木盒种植了不少,白天放在客厅,晚上放在杨清母女俩睡的房间里,长势很好。

    听到闺女的话,杨父乐的胡子都在抖动欢舞。

    孩子带来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心,有孝心记得他与老妻就够了。

    “哈哈,有心就行,你看你,多少东西。也不怕压着孩子们。”

    四个孩子每个人都有帮忙,即便是盼盼,也用杨清给她做的双肩包也背了一双鞋子。

    四个孩子一人一个劳动布做的双肩包,上面绣着闪闪红星。

    杨清是用扁担挑着一对小箩筐回娘家的。

    杨父接过担子,自己挑着,进到院子里,得意的故意大喊,“老伴儿,小清回来了。你出来帮孩子们接接东西啊。”

    一声狮子吼,他们这个院的都被吼了出来,掀开沉重的帘子,站在门口瞧热闹。

    特别是西厢另外一户的老林头又站在厚重的帘子边,斜靠着,问,“老杨,小清丫头这是给你孝敬了什么宝贝,大喊大叫的,也不怕吓坏小孩子们。”

    老林头还忙里偷闲的与杨清打招呼,语气中透着亲昵,还有尊敬,对一个作家的尊敬,“清丫头,过年回来不?”

    杨清接侄子们帮忙背的超重物品,回答老林,“林大爷,我过年不回家,我家可住不下,挤挤都住不下。”

    “也是。你这孩子心善,是个好人,,以后有好报的。”老林的话让其余几家(不包括姜家)

    都点头。

    “嗨,什么好人好报,做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其余的都不重要。”

    “是,这句话对,做人最重要的是得对起自己的良心。丫头啊,你那暗战里面的那……”老林想问大结局,最近天天看报纸,看的他挠心挠肺的想知道后面的情节。

    可惜的是,每天都断在最关键的剧情时,让他恨不得抓住清丫头打一顿。

    “林大爷,不行,我不能说,你还是慢慢的看后续的连载。”

    微笑着拒绝。

    姜家的人站在门边,掀开点帘子,听着外面的热闹。

    姜家人就像是院里的异类,从老到小,都不受欢迎。

    杨清几人进屋,给父母侄子分好衣服鞋子。几个孩子高兴的只蹦哒。杨父都忍不住的披上新棉衣,转了一圈,裤子可没有棉裤,但有保暖裤加灯芯绒裤。

    黑色的,杨父提起灯芯绒裤子,在腿上比了比,“老伴儿,你瞧瞧,怎么样,好看不?”

    “好看,好看,看把你美的。我一个女的都没有你臭美,你一个男的,怎么那么臭美,快放好,放好 。”杨母也是醉了,第一次发现丈夫爱美。

    “啊,放下放下,我大年三十那天穿。别弄脏了。”杨父都不用人家劝,自己脱下了披在身上的衣服。

    外面,响起姜父的大喊声,“老大你们都出来,帮你妹妹拿东西,这孩子不听话,带回来好些年礼。真是的?”

    语气中全是炫耀,没有一丝的责怪。

    可惜的是,他嗷了一嗓子,院里的其他人家都没有掀帘子出来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