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节一气呵成
    第六节 一气呵成

    梅秋华回想至此,听见芬芳又一次发出要戴红领巾的梦呓,这更使秋华感到自己男人肩头担子的重量。

    这不仅关系到渔家走什么道路,也关系到革命后代如何健康成长。举足轻重啊!还有什么不支持的呢?她说:

    “看我恩娘的事,暂时放下来,服从革命需要,抓紧写连改报告吧!”

    黄春江感动极了,抓起堂客温柔的手,紧紧地捏了捏。

    当初组织上不允许他娶芦玉湖为妻,他最终选择了比他年长九岁的有夫之妇梅秋华,就是因为他看中梅秋华不仅漂亮贤惠,更是个绝顶聪明的女人,对他所选择的事业会带来极大的帮助,会成全他的美好人生。

    像眼下这种在公与私面前作出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选择,梅秋华从来没有让他失望,也绝对不会让他失望。

    这时,黄春江得到了梅秋华暂不去看望岳母娘的表态后,二话不说,立即在后舱的锁幅板子上铺开洁白的稿纸,抓起毛笔,蹲在中舱里,挥笔写开了。

    字迹大小相间,看得出是少拿毛笔的人写的,但很像童体字那样刚劲有力。

    人们常常形容思路开阔的作者是左右逢源。

    此时的黄春江正是这样。

    他的文思就像奔腾的沅水,滔滔不绝地涌泻。

    没有写作冲动的人是决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冲动啊?

    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崇高事业的憧憬,对伟大理想的向往,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的战斗激情。

    墨汁散发着浓郁的令人兴奋的香味。

    春江写着。

    秋华看着。

    字字句句在他们的心海里激荡,没费多少时间便一气呵成:

    《关于要求改造连家渔船,实现陆上定居的报告》。

    末了,黄春江签署了自己的名字,正要写上年月日的时候,梅秋华把手一扬:

    “慢点!”

    黄春江把笔停在半空,望着她,等待下文。

    “还有。”

    梅秋华说。

    “哪个?”

    黄春江问。

    梅秋华用手拍了拍饱满的胸脯道:

    “我唦!”

    黄春江又惊又喜:

    “真的?”

    梅秋华点了点头。

    春江正要落笔。

    梅秋华又说:

    “慢点。”

    黄春江问:

    “怎么的?”

    梅秋华说:

    “不劳你的神。”

    黄春江问:

    “你自己来?”

    梅秋华嫣然微笑。

    黄春江说:

    “算了吧!我一笔写成。”

    梅秋华说:

    “不,”

    说着,接过笔,饱蘸墨汁,书写起来。

    她在“黄春江”3个字的底下,并排显露着“梅秋华”三个歪歪扭扭但是匀匀称称的字迹。

    黄春江深情地笑了。

    他俩都没有进过学校门,现有这点文化都是自学和在扫盲夜校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