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后来我成了团宠太子_分节阅读_129
    承兴帝心里更加满意了几分。
    “朕是让他立功,亦是为难。去南晋筹谋的主意是他自己提出,他清醒不过一年,更从未出过远门,却敢把主意打到南边,说他不走寻常路也可,说他不知天高地厚也可。朕给他定了难上青天的五十万石,是为让他知晓纸上谈兵不可取,方案说得再可行,也得考虑实际。”
    李凭瑞暗暗想:万一真让安王凑全了呢?
    承兴帝却是跟他想到了一块,又道:“可若是他真做得到,那朕便也无需担心他空有点子,而无脚踏实地的本事。”
    李凭瑞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安王殿下年轻,缺乏磨炼,此番的确是个好机会。”
    承兴帝见提点的差不多了,便将那微微卷曲的纸条推到他面前:“凭瑞,春闱将至,这一批门生如何培养,你应当清楚的。”
    李凭瑞当即坐直,郑重地接过纸条:“臣知。”
    他垂下眼,见那批命写得极简:多智必挫,方成大能。
    不久后的春闱,李凭瑞作为主考,自然可以收揽一批无依无靠的寒门子弟。
    这些门生说到底还是天子门生,但也必须有一些人,除了忠于皇帝外,还要与他齐心,或者说,与未来的储君齐心。
    陛下这是在借他的手替未来的储君铺路。
    而不出意外,在陛下心目中,那个位置暂且不会有第二个人选。
    说完话,承兴帝先行一步,去赏寺外的梅花。
    李凭瑞借灯芯火烧了纸条,出门去,又与那位僧人相逢,他们彼此停下了脚步。
    僧人道:“何为大能?”
    李凭瑞一愣,随即意识到这应当是承兴帝问过的话。
    僧人自答:“天人之才,四海之幸。”
    李凭瑞双手合十:“多谢大师相助。”
    僧人微笑着颔首。
    荆州城外的大合山上,已经跟着褚琰带来的专业士兵操.练了许多天的土匪们——现在已经该称严家军了,刚刚停下训练,排着队去打饭。
    从村庄里被接回来的娘子和老人们端来一锅锅冒着热气的吃食,小孩子们懂事地在一旁分碗分筷子。
    话说这褚琰来了以后的这些天,大伙的伙食立刻就上了一个层次。
    别看米饭馒头该糙还是糙,那是因为这地方匪多粮少,粮商们都去别处了,留下的根本就没什么好粮食。但是完全能管饱,以前吃完一碗就舍不得添,现在添个两三碗绰绰有余。
    还能隔个两三顿就吃到一回肉,褚琰直接把附近几个村子的家禽都收了回来,还买了些鸡仔猪仔,在山上辟了一处地方,交给老人和女人们喂养,这样竟还肯给他们工钱。
    这些农民实在,觉得自己能吃饱吃肉有人庇护已是天大的恩了,不肯再收工钱,但褚琰还是让柳岐记着账,等日后再当作赏金送给他们。
    毕竟后面还要添人,真要是直接付这么多人的工钱的话……褚琰确实有些付不起,还有一堆地方等着他花钱呢。
    父皇真是丧心病狂,国库里两千多万两的银子,假如算上这次富可敌国的朱家、梁王府、各位大臣小官家里抄家回来的钱,再加今年的税银,估计四千万两都不止了,就给他拨了两百万!呵呵。
    因为买不到好米好面,褚琰自己吃的跟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同,有人帮他打好饭,他便端着,去屋子里找柳岐。
    柳岐没有关门,正在记着账。
    不知是谁已经将他的那份吃食送来了,柳岐抓着一个馒头,吃两口,便拿起茶水往嗓子里灌。
    他从小吃的都是最精细的吃食,这种糙面根本咽不下去,肠胃更是受不住,隔两天就闹一下肚子,还不肯吃药,说一定要让身体自己适应过来才行。
    褚琰把他手里的馒头拿过来,柳岐道:“我就差一点了。”
    褚琰掰下一小块看着柔软的部分放进他嘴里,说:“你写,我喂你。”
    然后又掰下一块硬邦邦的地方,自己吃了进去。
    柳岐把账算完,严肃道:“按照现在的开支,若我们真要在晋国召集一万人马,根本养不起他们。”
    褚琰趁机喂了他一块肉,又替他擦去嘴角的馒头屑:“唔,不急,我的小算盘,你吃完再说。”
    柳岐便吃得迅速起来,褚琰知道他吃完肯定要灌水,就去把茶壶里的凉水兑成温水,免得他凉了肚子。
    随后才悠悠吃自己的饭,听柳岐说:“我们要屯的兵是一万,可他们都携家带口,少说总共三万人是有了,就算他们自己种田,也得等到下半年才能有收成,现在南晋粮价比咱们那儿高了几乎十倍,他们上半年的衣食加上月银就要花去一百五十多万,还要养马匹……可这样便没有余银收药材收粮买兵器马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