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节
    现在有个嫂嫂对他好了,就一堆刺耳的话出现,这些人的话,他才不相信呢。

    就算他以后出息了,那也有嫂嫂的功劳,干嘛不对嫂嫂好点?

    回到钟粹宫时,君南夕已经和贵妃婆婆说完话了,正等她呢。

    在宫中呆了大半天,戚贵妃也知道他们累了,也不留他们了。

    来时,马车是空空的,回去时,马车是满满的。里面堆满了皇帝的赏赐和她婆婆给的物件。

    皇帝表现喜爱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赏赐,大笔的赏赐。

    上了马车没多久,小家伙眼皮一搭一搭地耸拉着,谢意馨伸手把他抱过来,“困了?”

    “嗯。”小家伙爱困地打了个哈欠。

    “十一睡着了?”君南夕低头,看着屁股对外,脸埋在谢意馨怀里睡得香甜的小家伙。

    “是啊,小孩子容易困觉。”

    “小孩子就要多睡才长得好。”

    “难为他了,一大早随我进宫请安,刚才又去冷宫看了他母妃。”饶是她,都觉得累了,何况他一个才几岁的孩子。

    对于他们夫妇带十一进宫请安后又领着出宫的事,周昌帝根本没管。

    谢意馨乐得装糊涂,至于十一的名字什么的,她才不会傻得现在去问。现在周昌帝正烦着呢,拿这些事去问他,不是找骂吗?等哪天风和日丽,她那皇帝公公心情好了再问吧。

    “其实父皇并不是那么相信那些所谓的大师所说的话。”君南夕提点。

    谢意馨点头,经过今天的这些事,她也算看出来一些端倪了。

    虽然朝堂上派系林立,各势力掺杂,但在周昌帝的控制下,都是乱中有序。

    皇帝年纪大了,一切莫过于稳。他看重谢家,却又用着殷家来制衡谢家。

    周昌帝一开始是护着谢家的,可事情隐约牵连出殷家时,周昌帝反手又给殷家挡下,不让人深究下去。

    从这点可以看出,周昌帝并不想有人破坏如今的和平局面。

    侯青鹏与殷家关系密切,这一点周昌帝不可能不知道。他心时有没有疑到殷家头上,谢意馨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心中是怀疑的,这也是周昌帝希望此事到此为止的原因。

    正因为看出了皇帝的态度,所以谢意馨后面才会不吭声。

    马车后面那丰厚的赏赐,或许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周昌帝对谢意馨识时务有眼色的奖赏,但也有一种补偿的意思在里头。

    想明白这点,谢意馨不由地直叹气,有了皇上这道护身符,这殷家真是难对付。

    只是,周昌帝老了,况且又到了新旧皇帝交接的时候,不为更进一步,就为了保住屁股下的位置,也容不得他们不想。

    周昌帝一心求稳,难道事情就会按他想要的方向发展吗?要知道,有些矛盾越镇压,暴发出来的时候就越厉害,越让人措手不及。

    ******

    稍晚,君景颐去了殷慈墨的院子,看了两个孩子之后,将今早发生的事与殷慈墨说了一遍。末了,还感叹道,“皇上对谢家真是太厚爱了。”

    听完,殷慈墨脸上闪过一抹异色。

    君景颐注意到她神色的古怪,问道,“怎么了?”

    “你父皇是不是对那些道长高僧什么的,并不是那么信任的?”至少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信任。

    自古的帝王,对于威胁到自己江山的人,哪个不是勃然大怒,然后将人除之而后快的。即使是亲生儿子,都照杀不误。

    偏偏周昌帝被告知了谢家出妖星时,却不甚着急,而且此事还是建立在浮阳即将发生地动的基础上的。

    这样太古怪了,唯二的解释,一是,他知道他们的计划,这个可能性很低;第二,那就是周昌帝其实并不是那么看重天命龙气龙脉之类的东西。

    殷慈墨把她的想法说了,君景颐也觉得有理,脸色一片精彩,“父皇,你骗得儿臣好苦!”

    ********

    次日,宫中传来明妃感染了时役的消息,

    接着,景王夫妇进宫请求侍疾被驳回,没几日,便传来明妃薨了的消息。

    也许是景王察觉到了什么,并不曾大闹,就如同明妃真的是不幸感染了时役而去一般悲痛。

    谢意馨不得不感叹景王的敏锐。

    “王妃,您的族人给您送来了一车吃食。”秦青肃着一张脸禀报。

    谢意馨颇觉意外,随即想了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大概是前两天她戳破了慧元的计谋一事,家中父兄应该对族人言明了。

    这么有利于激起族人同仇敌慨之心、增强家族凝聚力的事,谢家人没人傻得不去说。

    做都做了,为什么不能说一下呢?

    况且这都是事实不是吗?他们又没夸大其词。那天谢东名也亲眼见了,有他作证,事倍功半。

    今天他们送来这一车的吃食,表达感谢。庄户人表达感激之情真的粗糙直白。

    “秦管家,前两日我不是和周嬷嬷收拾了库房么,一会你去库房挑三两件实用的东西作回礼吧。”

    “是。”

    ☆、第八十四章

    周昌帝已经将浮阳地动当成是必会发生的事来对待后,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这是大昌第一次在地动前做百姓的迁移工作,没有经验,只能摸索着前进。

    经过商量,在翼州的交接的县城中设置了四个安置点,翼州百姓可以就近去到附近的安置点。

    安置点设置之后,在翼州各个县镇以及村中,都张贴了皇榜,说明了让百姓迁离翼州的原因。

    幸亏百姓们对于皇帝和朝庭还是信任的,而且事关性命,都愿意配合。当然也有一部分对地动一事是半信半疑的,对这部分人,朝庭也派人做了动员工作。

    可是总有一些为恐天下不乱,四处造谣生事。对于造谣生事,和朝庭对着干的人,一经发现,抓起来再说。

    后来他们了解到,百姓故土难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舍不得家里的家禽。

    于是谢家拿出了一笔钱,派人去收购这些家禽,价钱也只比他们原先卖出去的略低,毕竟还要运费和人工费的。

    处理了这些家禽,愿意走的人就多了。

    而且老百姓爱凑热闹,做什么事都喜欢扎堆,走的人多了,原本打定主意不走的人心也动摇了。

    这些事都不算难处理,难的是,防止有人趁乱将百姓们的财产据为已有,中饱私囊。

    不过经过皇帝与官员们商议又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这种情况降低了很多。

    谢家也暗中发了一条命令,令所有翼州那边的官员都遵皇命行事,阳奉阴违,不听命令煽动百姓闹事的,先监管起来再说。

    而先前成立的救灾基金会也运转起来,动员乡绅富户捐钱捐物。所得之物,配合着朝庭,部分购买了帐蓬粮食,运往了安置点。幸亏现在是夏天,不用购买被辱棉衣这些,省下了好大一笔银子。

    君南夕更是请旨,前往翼州负责百姓迁移这项工作。

    其他皇子不感兴趣的原因,那就是翼州的官员多半是谢家一系的。他们去了,做得好了,是应该的,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做不好了,估计就惨了。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才不去呢。

    晋王府

    “......我们的人已经劝了几回了,还是有人不愿意离开家。对这些人,我们要不要采取强硬手段,直接绑着离开?”春景沉稳地汇报着他们最近的工作。

    “不用了,劝过就行。愿不愿意离开,无所谓,即使地动了,也不一定就会死。”谢意馨知道,有些事不能做得那么十足。有些无伤大雅的非致命的不足,才能让皇帝放心。而且地动一事,该说的也说了,那些人自己都不惜命,也合该让他们见识一下地动的可怖。

    半月一晃而过,地动在万众瞩目之下如期发生了。

    真发生了之后,百姓们对此是一阵后怕,地动过后,翼州百姓不由自主地全部面朝京城的方向跪下了,并且三呼万岁。

    此事被言官记载下来,传至京城,帝阅后,龙心大悦。

    百姓们后怕之余又满是敬佩和感激,这都是他们的皇上他们的天提前知道了天灾通知了他们才让他们躲过这一劫的啊。

    “果然不愧是真命天子!”

    “还有,你们别忘了,是殷恩公预言了地动发生的,咱也得感谢他才是。”

    在谢家刻意的引导下,整个翼州的百姓都知道地动是殷崇亦预言的,翼州百姓对他的感激和敬佩不亚于周昌帝。

    “是的,要不是他,咱们怕都不在了,得好好感谢他的。”

    “要不,等咱们缓过劲来之后,给皇上和殷恩公各建一座庙,供上长生牌位吧?”

    “我看行,得让咱们子子孙孙都记得他们的恩德才是。”

    “建庙的话,算上我老李家一份,多的钱我老李没有,但份子钱还是出得起的。”

    “也算上我的...”

    “还有我!”

    这一次,翼州可以说是完全避过了一次地动的灾祸。美中不足的是,即使提前知道了会地动,还是出现了伤亡。

    整个翼州死亡五人,伤七人。

    这些死亡的人,都是不听劝告,一意要留在老家不挪窝的人。

    而且这些人的生平也被人知道了,其中有俩人是偷鸡摸狗之辈,留在老家,安的是什么心,大家用膝盖都能想到。五人之中剩下的一位是个孤癖的老头,性格古怪。还有两位,就不知道是因何逗留在原地不愿离开了。

    这么大范围的地动,这么少的伤亡,从古至今,前所未有。此事作为一个奇迹被言官记载入史册,也算是周昌帝的一个功迹了。

    所以周昌帝连日来心情特别好,连上早朝都神采奕奕的。

    周昌帝在受了群臣的跪拜之后,笑道,“为了翼州地动一事,这段时间众位爱卿辛苦了。这些朕都看在眼里,今日便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来人啊,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一道长长的加封旨意宣读下来,费时近两刻钟。此次参与了地动事宜的众官员各有擢升。特别是翼州地区内的官员,普遍都升了一级或半级。也是,他们这段时间最是辛苦,奔波劳碌的,好些个都掉了几斤肉。

    谢意馨的老爹升至从二品的刺使,名正言顺地接过了侯青鹏空出的位置。而殷崇亦也升了一大级,成为内阁学士。

    这道升官的旨意念完,大殿内一片喜庆。

    突然,一道突兀的声音打破了这喜庆的氛围,“皇上,臣有事要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