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6节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

    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6、韦睿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在读李延寿著《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的批语中说:“(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赞扬他会打仗,善于调查研究;赞扬他豁达大度,能团结干部;赞扬他作风好,谦虚朴素,廉洁克己,等等,认为“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7、周瑜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历史影响份上,七吧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8、徐达

    明初第一名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从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

    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

    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

    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9、郭子仪——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697~781),唐朝杰出将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十四载,在唐平安史之乱中,任朔方节度使,由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东征,出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攻取静边军(今山西右玉),进围云中(今大同),攻克马邑(今朔州),开东陉关(今代县东北)。

    十五载,率兵应援河东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李光弼,由井陉(今属河北)进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与光弼合兵十余万,连败安禄山同党史思明于九门(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经新乐、行唐附近河段)等地。进至恒阳(今曲阳),采取深沟高垒,敌来则守、敌去则追,昼扬兵、夜袭营的战法,使史军疲惫后出战恒阳东嘉山,大败史思明及其援军,俘斩4万余人,收复河北十余郡,切断安军后方交通,牵制其西进,使河北战局出现转机。拟将进兵范阳,获悉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与李光弼引兵入井陉。旋奉命率兵5万至灵武,护卫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为唐肃宗)。

    至德元载(756)八月,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朔方节度使。十一月,讨平进逼灵武的叛将阿史那从礼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诸部落数万众,解除了朔方后顾之忧。二载二月,郭子仪率兵收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冯翊(今陕西大荔),一度攻破潼关,大败安将崔乾祐。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奉诏引兵赴凤翔(今属陕西),于途中在白渠留运桥(今三原东南)设伏击败安将李归仁铁骑5000。五月,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随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与回纥兵15万,再与安守忠、李归仁战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大败之,斩其6万人,收复京都长安(今西安)。十月,随李俶乘胜东进,在回纥军配合下,大败安将严庄、张通儒等15万兵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迫安庆绪弃洛阳退守邺城(今安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受命经营河北。

    乾元元年(758),进位中书令,奉命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共数十万大军联合讨安庆绪。十月,领兵渡黄河,至获嘉(今属河南)大破安将安太清,进围卫州(今卫辉)。时鲁炅等四节度使亦会于卫州,安庆绪倾邺城兵7万来援。子仪选3000弓弩手设伏于营垒,先战后退诱安军至垒下,伏兵万箭齐发,安军败走。子仪引兵追击,俘安庆绪之弟安庆和,拔卫州。再战愁思冈(今安阳西南),前后斩杀3万人,遂与诸军连营,进围邺城。二年三月,诸军与援救安庆绪的史思明5万精兵于安阳河(今安阳北)北列阵接战,杀伤相半;时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唐军因无统一指挥,诸节6仁垢骼9楸菊颍右且嘁耸睾友?今孟县南),以保东都。旋任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权知东都留守。后为宦官鱼朝恩谗毁,被解除兵权。

    宝应元年(762),太原(今太原西南)、绛州(今山西新绛)兵相继叛乱,朝廷恐其联络安军,乃封子仪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泽潞行营节度,兼兴平、定国等军副元帅,出镇绛州。子仪至绛州斩乱首及同谋者40人,太原亦效仿处置。从此河东诸镇皆奉守法纪。不久,子仪又遭宦官程元振离间,再度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吐蕃乘唐平安史之乱无暇西顾之机,攻占河、陇广大地区。程元振隐情不报,至是年十月,吐蕃攻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武功,京师震骇,代宗再以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今咸阳东北)抵御。未及集兵,吐蕃率吐谷浑、党项、氐、羌等20万众已渡渭水逼近长安。代宗弃长安东奔陕州,京都失守。子仪至商州(今属陕西),收集散卒及武关(今丹凤东南)守兵合计4000人,以雪国耻激励将士;又以昼击鼓张旗、夜燃火等疑兵之计,吓退吐蕃,收复长安。二年,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反唐。子仪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朔方节度大使,出镇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南)。不久,怀恩反谋败露,其部众归附子仪。怀恩奔灵武,又引回纥、吐蕃十万众攻关中,长安震骇。子仪奉诏出镇奉天,旋充任北道邠宁、泾原、河西以东通和吐蕃使。当怀恩等部进逼奉天时,子仪布阵于乾陵(今陕西乾县西北)之南。回纥、吐蕃知有备,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大军进围泾阳(今属陕西),闻仆固怀恩暴死,遂不睦而分营,子仪即利用其矛盾,领数骑赴回纥营地,说服其大帅药葛罗,并与之结盟,大破吐蕃军,稳住了关中局势。

    大历元年(766),屯军河中,为解决军粮,垦田自耕。是年河中野无旷土,军粮充裕。二年,奉命讨伐叛唐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智光部众闻子仪发兵,遂斩智光以降。八年,吐蕃10万余众攻泾、邠(今彬县),子仪遣兵马使浑瑊出战宜禄(今长武)失利,遂召诸将议事,不究战败之过,只议再战之谋,兵分三路,相互配合,于百城(今甘肃灵台西南)、潘原(平凉东)等地连连取胜,杀获甚众,吐蕃败逃。此后数年,多次遣兵击退吐蕃的侵扰。子仪曾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轻徭薄赋、安民兴国而上书。

    九年,年事已高,又为边陲不宁而入朝陈谏,提出:吐蕃、党项、吐谷浑为主要威胁,应从内地各道调精兵屯朔方各重镇,以作防守边疆的长远计划。十四年,唐德宗继位,被尊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余官皆免。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勤于职守,一身系国家安危20余年,对巩固唐王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10、李牧——战国四大将之首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末代皇帝总和自己过不去,崇帧也是),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人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李牧常设奇阵,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10余万骑。接连又灭掉(衤詹)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246年)以后。这一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悼襄王二年(前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大将桓(齿奇)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三年(前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桓(齿奇)兵败潜逃。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齿奇)(又称樊于期)之首。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正迁七年(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瑞和率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这种义愤。起着强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

    ps:其实看完之后感觉挺悲哀的,这十大名将汉唐的占了一多半,此外还有先,唐朝之后的就只有徐达了……泱泱华夏五千年,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汉唐了啊!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危机应对

    “各位大人,你们来了……”维柱根源圣殿之中,卜罗坦维斯已经在等待着凌云他们,他们刚一到来便立刻迎了上来道。

    “卜罗坦维斯,你这么急着找我们回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是的大人……我们观察道,我们的所负责的维柱附近的情况非常的不稳定,很可能会出现大的动荡,造成严重的崩毁,甚至可能会波及整个异界深渊,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将其控制住的话,后果将会非常的严重……”卜罗坦维斯满脸忧色的说道,因此我才会如此着急的将各位大人请回来。如今祖默思城只有我一个圣皇,所以要度过此次危机,还要仰仗各位大人施以援手才行……”

    “情况如此危急吗?”凌云等人闻言也不由的一惊。

    “如果只有我一人的话,肯定难以应付,但是有各位大人施以援手的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卜罗坦维斯见凌云他们一下子变得面色凝重起来,不由一笑说道。

    “那就好……”众人松了口气道。

    凌云他们和卜罗坦维斯一起在维柱根源圣殿之中,通过维柱根源紧张的关注着维柱以及其所辐射的区域内的变化。

    通过维柱根源,凌云他们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维柱和他所辐射的区域的情况,此时,维柱的范围之内情况还好一些,有着维柱的支撑还算稳定。可是维柱之外却渐渐的开始乱了,而且距离维柱越远,情况也越发的糟糕。

    规则在混乱,能量在肆虐,一颗颗星球在能量的肆虐与规则的激变之中毁灭,无数的生灵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经在一片茫然之中死去了……

    “开始了……请各位大人助我……”卜罗坦维斯神色凝重的向凌云他们说道。

    此时,维柱根源圣殿之中的那些圣者们,都已经在维柱根源之前严阵以待了,以身体接触维柱根源,极力的转化着体内的能量,将其通过生命之树,转化成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性的能量输入维柱根源,然后又通过维柱根源进入维柱,就像是充电一样为巨大的维柱补充着能量。

    维柱得到这些活性能量的补充之后,便会将其增幅成为一种特殊的规则之力,然后扩散出去,对紊乱的规则进行“镇压”,对狂乱的能量进行安抚,对破碎的空间进行修复……

    情况越来越坏,卜罗坦维斯只来得及向凌云他们说了这么一句,便急急的加入的那些圣者们的行列。

    “我们也本来帮忙吧……”凌云说着便走上前去,双手放于维柱根源的光幕之上,体内的能量通过生命之树转化之后,输入了维柱根源之中。

    当凌云转化的能量进入维柱根源,凌云感觉到维柱根源竟似是非常兴奋的颤抖了一下,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

    凌云能够感觉到,他的能量被维柱极其“贪婪”的吸收了进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向了“前线”,他的神念很自然的跟着这些能量以比光速还要快的速度一路前行,很快来到了一片情况非常糟糕的地域,这股能量通过维柱形成了一种震荡波一样的波动散发了出去……

    而他的这一股能量也非常的有效,随着其散发出去之后,那一片动荡的空间居然很快的便渐渐的稳定了下来。

    不过维柱所涵盖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这一片空间固然很快便被稳定了下来,但是相对于整个维柱所涵盖的范围,那只是一万分之一而已,当这片空间稳定下来之后,凌云的能量又被维柱送往了其他地方,而凌云的神念也自然而然的随之而转移……

    如此日复一日,凌云的身体在不断的转换着体内的能量,而他的神念则跟随着维柱在做一趟“超时空之旅”,这趟旅程倒也划算,其速度是极快的,而且可以用一种特殊的按照前世的话来说应该叫做“神之视角”的角度来观察着这茫茫的世界——虽然只是维柱所涵盖的范围,但是这个范围也是非常非常庞大,如果让他把这么庞大的空间全部走完的话,还不知道要多少岁月!而且也不可能像这样,以这种超然的角度去观察他。

    众人的实力虽然都很高,但是谁体内的能量也不可能是无穷尽的,如此高强度不停的转化,再多的能量也坚持不了太久,虽然这里是圣地,能量极其的浓郁,身体可以快速的吸收补充能量,但终究是入不敷出,很快身体内的能量便被维柱吸干了,只得停下来补充能量。不过圣域之中补充能量的东西多的很,能量晶石,天材地宝,应有尽有……

    凌云的能量也终于告罄,停了下来。

    “凌云大人,这是圣域特有的圣灵液,用于补充能量效果最好,甚至还能够提高实力……”卜罗坦维斯立刻将一个小小的水晶瓶装着的乳白色的液体奉向凌云说道。

    凌云接过瓶子来,喝了一口,顿时满口清香,一股暖流流入肺腑之中,滋润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舒服无比。

    “嗯,非常的不错,这倒是炼制丹药的极品材料,就这么喝了有点可惜了……圣域之中如此多的宝物,你们为何不炼制成丹药呢?”

    “唉……大人有所不知,原本,在最早的那些智慧种族的圣族之中倒是也有不少擅长炼制丹药之人,可惜他们死的死,亡的亡,日渐凋零,到如今已经再没有擅长于炼丹制药之人了,空有着无数宝物,却无法得到最好的利用,的确是让人感觉可惜……”

    “那这瓶圣灵液我就先收着了,留着炼药用……”凌云说着便老实不客气的将圣灵液收入自己的囊中,随手掏出几枚补充能量的丹药丢入口中吃了下去。

    卜罗坦维斯眼睛一亮道:“凌云大人原来擅长炼制丹药?”

    凌云点头一笑说道:“这些等以后再说,现在也解决了眼前的大麻烦……”

    卜罗坦维斯道:“大人放心,现在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没想到各位大人的能量效果如此之好,比我们的能量好的太多了!这次不仅很快就能够平复动荡,而且也不需要我们再牺牲了……”

    略微休息了一会,凌云和卜罗坦维斯便都再次开始了向维柱“充电”。

    经过最后的一番修修补补之后,这一次的动荡终于平息了下来。

    凌云等人纷纷的离开了维柱根源,都已经筋疲力尽了,短短的数月时间内,他们体内的能量都经历了由满到空,又布满了又再次被抽空,如此几个轮回之后,任他们怎么强大,也不由感到心力交疲,不过这也不是毫无好处的,这样空空满满的折腾,对他们修炼倒是有着一定的好处,可惜实在是太折磨人了,除非自虐狂之外,恐怕也没什么人愿意用这样的方式修炼。

    略微休息了一下,缓过一口气来,卜罗坦维斯便极其激动的向凌云他们深深的一拜道:“这次多谢各位大人了……”

    凌云笑道:“既然我们也算是圣者了,这也就是我们的职责了,又有什么可谢的?”

    “大人有所不知,经过各位大人的能量的激发之后,我们不仅度过了这次危机,而且还对维柱以及维柱的辐射区域进行了一次强化、稳固,今后可就安全的多了,就算是越到天地大劫,我也有一定的信心能够平安度过了……没想到各位大人居然都是三十级以上的圣皇,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请各位大人允许我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其他的圣皇,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不知各位大人可否应允?”

    “哦……你是如何看出我们是三十级以上的圣皇的?”

    “大人,只有三十级以上的圣皇的能量才能够对维柱进行强化的!可惜的是,现在三十级以上的圣皇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祖默思城也是主维柱所在之地,竟是连一位三十级以上的圣皇都没有……唉……”卜罗坦维斯喟然一叹道。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既然三十级以上的圣皇有这样的能力,那为何不把所有的三十级以上的圣皇都召集到一处,对这些维柱进行逐一的强化,增强其强度,这样以来,再遇到问题不是要容易应付的多了吗?”凌云问道。

    “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又会没有想过呢?可是根本来不及,我们曾经试过这么做,可是想要对一根维柱进行足够的强化,就算是所有的三十级以上的圣皇一起联手,也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完成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办到,但是如此一根根强化的话根本来不及,等他们轮了一圈下来,他们最先所强化的那些维柱却已经又变成了强化前的模样,甚至更加糟糕,还不如让他们分别驻守不同的维柱为好……到来后来,他们更是全都被牵制住了,脱不开身,更不要提联手强化维柱了!”

    关于本书今后的更新,在这里说一下,近期将会开新书,本书以后会不定期的更新——没办法,我也不想这么做,可是编辑已经说了好几次了,要尽快结束本书。不过有机会的话,还是会尽量补完的,就像朋友说的那样,我有着很厉害的强迫症,不写完的话,我自己也会非常非常的难受,不然的话,这本书早就结束了。